现在的孩子责任心缺失和爸爸妈妈的大包大揽有直接关系。爸爸妈妈的事事包办使孩子逐渐失去了责任感。所以,要想让孩子懂得为自己担任,爸爸妈妈一定要大胆放手。
同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过错是正常的、在所难免的,家长要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但家长要让孩子懂得为成绩担任,而且协助孩子改善和前进。在处理孩子的过错上有的家长简略粗暴,有的家长却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办法得当,让孩子明确知道,这是自己的事,要自己去完成,自己去改善。
从进行家务劳动、参加家庭事物开始,培育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一项研究发现,常常做家务的孩子,除了自理能力强,更具有责任感,其他能力也很强,优秀份额为86.92%。
家务劳动不仅仅是教会孩子做家务,更是通过家务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孩子具有家庭认识。另外拾掇屋子、洗衣服、做饭还培育了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参加到家庭事务中,让孩子全面了解家庭消费结构,如何用有限的金钱,规划、分配、组织家庭生活,使孩子从小具有消费认识和理财能力,可培育孩子财商。更主要的是,孩子在参加家庭事务中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家庭的兴衰荣辱与己有关,从而建立了对家庭的责任认识,增强孩子的家庭责任感。
从关注社会点滴事情做起,培育孩子的社会责任心。
爸爸妈妈要教育孩子协助他人,关怀社会,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认识。告知孩子,每个人都有需要他人协助的时候,互帮互助才有利于社会的调和。而且在协助他人的过程中,当孩子感受到被协助人的感激之情时,自然会体验到本身的价值,进步责任感。
有一个家长跟我聊过一个小故事,让我很感动。
在一个下雨天,他和一年级的孩子过马路。当看到马路上有个井盖松动了,这位父亲把孩子送过马路,让儿子站在路边等,自己又回到路中央,把那个井盖给盖严实,看没了危险才带儿子离开。盖实井盖,使路人免遭掉入井里的危险,就是在协助他人。
这位父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知了孩子一个人要对社会有责任心。我相信他的孩子以后也会有这种责任心的。
培根曾说:“责任心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种子,他若早早地耕种在孩子的心田里,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
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社会,取得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品格品质。责任感的培育不分年龄大小,越早培育越简单见效。这需要爸爸妈妈们满足注重而且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