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言情.军旅】岁月如歌(连载42)

来源:花图问答

42.对于懵懂的世界,每个人都是未知的;至于其中的滋味,只有经历未来的实践才能明白!

阅兵结束后,因为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所以从四月三十日开始,各班、排和营地都在忙于写鉴定,同时评功授奖。值得高兴地是,王森林这次又获得一份营地嘉奖令。

阅兵训练虽然辛苦,但能取得好的成绩便是值得。恰逢“五.一”“五.四”节日的到来,营地首长们又安排了丰富的娱乐活动,所以那几天,战友们的心情都是难得的轻松。

五月五日上午,王森林和战友们又开始了专业学习。不过那时的学习,已进入尾声和复习阶段。

五月十日后,部队已经开始安排专业考核验收了。

眼瞅着分别日期的临近,战友们又忙活起来了:照相合影、互赠照片和物品,更有留言、祝福和联系方式等等。

五月十四日上午,操纵员专业考核验收。值得一提的是:所有人员全部通过验收考核!王森林也很开心,自己取得了96分的好成绩。

五月十五日上午,分兵动员。营地首长介绍了每个基层连队的部分情况,重点强调每个人必须安心服从分配…

五月十七日下午,3号、5号首长同时到达营地,准备分兵。

巧合的情况下,王森林和3号首长迎面相遇,他欢快地招呼:“首长好!”

“你好,王森林同志。”3号首长笑着回应,转而柔声问道:“哦,你对今天的工作分配,有什么想法?”

认真回答:“报告首长,第一服从安排,第二还是那句话:哪里艰苦,就去哪里!”

对方哈哈大笑说:“好,好同志!”

不知是机缘巧合,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在晚上分兵时,王森林果真分到了条件最为艰苦的三连。虽然很多战友都为他惋惜,但他的心中,倒是有些坦然:因为自己正值青春年华,而且自己参军的目的,就是为了接受锻炼,所以越是艰苦的环境,更是锻炼成长的好地方!

分兵时,5号首长指定王森林为此去三连的临时负责人。分兵结束后,并特意召集各连队的临时负责人开会,对大家提了几点意见和要求:一,是要负责好战友们的旅途安全,提供热心的服务;二,是说明路上的注意事项,确保安全第一;三,是到连队后,要少说多做,将业务训练搞好;四,是一定要多学好,不能学坏等等。

最后,5号首长还和大家戏言道:“在你们中间,说不定将来会有很多的连长、团长出现,希望你们要努力去争取!”

会议结束时,3号首长还单独嘱咐说:“王森林同志,到连队后,要好好干,以后有机会,我会到连队看你的!”

又到分别之时,战友们都有了难过和不舍。只是这次走的人很多,营地仅留下部分学习报务的战友了。

晚上营地安排会餐,每个人都举杯,一一与相亲相爱的战友兄弟们:话别珍重!

因为罗宗胜是报务员,所以留了下来;王森林和他在分手前夜,两人聊了许久许久…

5月18日凌晨两点半起床,五点左右匆匆告别营地。在离开营地的车厢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丝抹不去的伤感;是啊,在山上生活半年多,又结识那么多的战友兄弟,如今却要离开了…

再见了营地,这里是大家军旅生涯的第一站;

再见了营地,也是每位战友此生不能忘却的地方!

车厢内的气氛有些沉闷,还是战友马晓兵率先唱起了歌曲,于是,大家都跟随唱了起来。

六点钟前后,王森林到达福州市长途汽车站。大家先是托运行李,然后,乘坐六点三十分去玉田县城的长途汽车。此次到连队的新战友共有七人:林华强、朱阳、叶建林、徐仁敏、李旺生、杨华和王森林。

汽车于七点钟驶出福州市,在沿闽江的弯曲公路上行驶。两个多小时后,开始向高山进发。在山脚下,看着高高的山峰;汽车沿着弯弯的盘山公路,刚至山顶又见一峰;就这样,连着转了七八个山峰,真切体会了“山外有山”的说法。

王森林从未看到过这么多、这么高的山,而且公路的一侧是高山石壁,另一侧则是陡峭悬崖,整个人的心,常常会悬起来!

在同去玉田县的车上,有乘客问王森林:“是不是去巨石山?”

王森林点头回答:“是。”

乘客们听后都是摇头,说那里很苦:山高、潮湿、冬天更是冷得了不得,并且还吃不好等等。

战友们听了,都说:“没事的,我们不怕吃苦!”大家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都有些茫然…

下午两点多,王森林一行七人到达了玉田县汽车站。由于没有见到来接的人,大家就一直坐在候车室里等;直至四点多钟,才来两位老战友将大家安置于玉田县委招待所。

五月二十日,连队的卡车带着大家前往连队,一路用了二个多小时;下午两点多,终于抵达传说已久的连队——巨石山!

世上的事,就是有些奇怪;虽说高山气候恶劣,却也有常人无法欣赏到的美丽和奇特风景!——心若宁静,也自花开!

退伍多年以后的王森林,曾就连队的生活环境写过一篇回忆的小文字,现摘录如下:

我们的连队位于南方的群山之中,驻地巨石山海拔1629米。山顶没有高大的树木,多是灌木草丛、奇峰巨石;山腰,则多松木、杂树;山坳,多见灌木、花草;也有山涧峡谷,水流或潺潺流淌、或倾斜直下:一泻溅石。

立于峰顶,放眼远望,但见群山起伏,隐约无边。山顶一片深绿,也或见一棵、几棵…孤立而稀松的树木;山腰树木、竹草…郁郁葱葱,秀色怡人;山坳间,或见茅屋隐隐,又见溪水长流。

天气晴朗的早晨,或雨后天晴的时刻:便会看到云雾一片,缭绕于群山,只隐约可见翠绿的山峰和乳白色的云海。

四、五、六月间,映山红漫山遍野,真正是花红树绿、相映绝伦。

高山的天气,总的来说,八、九、十月三个月最为适宜。其余时节则多雾、多雨、多风,尤其是雾,最为厉害;有时一个多月,都不见太阳露脸。曾有人计算过,山上每年约有60到70个左右的晴天,其余的多是雨雾时节。

高山上的雾,既多又大,而且因为潮气重,使山上的每一个人都深受其苦。其实,部队的领导非常关心大家的生活起居。

为了减轻大雾的危害,连队的住房也都采取了防雾防潮设计:室内房顶、地面和四周都用木板镶隔,窗户都是里外两层或三层,用于抵御潮气;尽管如此,雾气还是无孔不入地钻进房子里来。床铺和被子总是潮气绵绵;柜子里的衣服,也有绵绵的湿气;地板也总是潮湿打滑;整个房间都充斥着发霉的气味。

雾大时,若是从室内走出,仅需片刻,头发、胡子都会亮晶晶的;又见营房通道的墙面,“汗珠”淋淋…走进餐厅,桌子、凳子、地面,哪哪都是湿乎乎的…

连队体育文娱活动主要有:单(双)杆、乒乓球、篮球、台球、围棋、象棋等;阅览室,有多种杂志和报纸。另1988年以后,还设有图书室,大约有各类书籍500至700本左右,其中大部分我都有看过。

另一号阵地下面,有一个防空洞。洞长约400米,宽、高都约3米,中间还有阶梯直达一号阵地。洞内水坑有清泉,战友们值班时,常在那里提水或洗漱。

我们的连队虽说艰苦,可也有我们太多的快乐!

无论艰苦还是快乐,都是我们生命中的回忆与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