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你害怕孤独吗?其实孤独并不可怕,三种方法教你摆脱孤独

来源:花图问答

孤独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成长,正视它,才能摆脱孤独。@梦幻MH01

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他人或社会隔离与疏远的感觉和体验,而非客观状态。

很多人是认为孤独是个消极的词,孤独是一种消极状态。

对于“孤独”,很多人存在以下误解:

▪朋友们三三两两去聚会、K歌、吃饭,而你形单影只;

▪ 圈子里,大家在热火朝天地聊天,你却怎么也插不上话;

▪ 你想组织大家聚会,却没有一个人响应,不得已独自成行;

你以为这就是孤独?我想说,这其实都是错误的认知。

今天的我们越来越少地忍受独自一人,只想随手去捡拾那些容易得到的快乐。面对外界强加的排斥缺乏承受力,为了不孤独,宁愿不自由,包括接受我们并不享受的生活方式、朋友和社会观念。

梁实秋先生说:“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

人只有在有时间去孤独的时候,他的精神才是自由的,才能保有真正的自我,享受自如的生活。

孤独不是被迫的选择,孤独是理想者追求“如我所是”的生活方式。

今天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阐述孤独的意义及摆脱孤独的方法:

▪ 什么是孤独?孤独可怕吗?

▪ 为什么我们如此害怕孤独?

▪ 生活中运用哪三种方法就可以摆脱孤独呢?

01

什么是孤独?孤独可怕吗?

英国的调查研究指出,超过半数的都市人认为,总体上我们在变得越来越孤独。大量研究发现,孤独的危害性非常大,会提高成年人患上抑郁的风险,还会使人在老年期更容易患上慢性疾病。

更有甚者,还有国际孤独等级表,表中按照现象分为了1-10级,凡是一个人去做的事情,都被列入了“孤独”。为什么“孤独”这么受人重视?

一数据研究院曾对上万名职场人进行“孤独感”调查,有近61.47%的人平时会感到孤独。感到孤独的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居然是背井离乡。

根据百度指数的数据显示,2015前半年,以“孤独”为关键词的搜索保持平稳;到了2015年后半年,随着房价的攀升及股市的低迷一些因素,以“孤独”为关键词的搜索量达到高峰。只能说,现代社会,“孤独”的人越来越多。

那么,到底什么是“孤独”呢?

“孤独”其实就是一种主观感觉。

人生于世,总是孤独的,但是,我们的孤独又总是难以言表。

有时,一个人的世界很精彩,此刻,孤独是一种修行。

有时,一个人的世界很无奈,快乐、忧伤无人分享,独自欲言又止,此刻,孤独一种独处。

生活中,我们不停地刷朋友圈、刷存在感,手机一刻不离身边,幻想着无数的人在满世界找我们;我们沉迷追剧、沉迷游戏;我们迷茫,不知如何与自己相处,倍感孤独……这些无一不是孤独的表现。

孤独可怕吗?一点都不可怕。

纵观中国的5000年文化,成就了多少诗词大家。

李白的《月下独酌》,约束如水,美酒相伴,只可惜无人共赏,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这是何等的孤独?

再如,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逝去的再也无法追回,当时以为都是寻常,如今已阴阳两隔,斯人已逝,方知孤独入骨。

正如大多数诗词人都是孤独的一样,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首最孤独的诗词。

孤独或许是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里对于生活的孤独的倾诉;或许是杜甫“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里对于才华孤独的倾诉;也可能是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里对于往事的孤独。

当孤独出现时,我们不应感到害怕,而应感到幸福、兴奋、欣喜,因为这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时刻。

陈果说:“人在很多时候,时间并不属于自己。”

和同学、朋友在一起时,时间是属于大家的;上班的时候,时间是属于工作的;下班回家后,时间属于手机和电脑的。

“你的时间可能属于任何人,却唯独不是你自己的。”

所以,当孤独来临时,欢呼吧,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刻已经到来。

02.

为什么我们如此害怕孤独?

▪ 孤独代表缺乏安全感;

▪ 孤独代表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 孤独代表着缺乏爱,即缺乏别人的爱,也缺乏给予爱;

关于孤独的词有很多,孤独终老、孤苦无依、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孤零零……每当我们看到“孤独”这两个字的时候,感觉都会有一点凄荒和悲凉,有一点感伤。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不管年轻还是年老,都应该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甚至是家族,孤独是不好的。所以,人一旦陷入孤独中,就会产生恐惧的心理。

下面展开来说:

首先,害怕孤独,就意味着缺乏安全感。我们处在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中,常常感到不安和焦虑。我们焦虑孩子学习却无能为力;焦虑要升职加薪,却眼看即将年底、达成无望;焦虑房子太小、不宽敞,想换大房却受经济条件限制……当这些明明白白展现在眼前时,我们感到了孤独。

对于小孩子来说,最怕被妈妈丢下,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还没有足够的认识,父母就是他们最好的依靠和保护,只要身边或视线内没有父母,他们就会惊慌或哭闹不停。这就是缺乏安全感。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会特别眷恋孩子,电视剧或电影中,在无数的镜头里,总能看到年老的父母倚着门框,望眼欲穿的盼望着子女回家,或者一遍遍地打电话询问,儿女还有多长时间到家。老年人的这种不安全感来自于生活中的孤独感。

那么,什么是“安全感”呢?

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支撑起生命和心理健康。拥有它的人,主观满意度高,乐观自信。缺乏它的人,生活满意度低,焦虑恐惧。

最新一期的《心动的信号2》里,男女嘉宾约会时的对话戳中了许多年轻人。

女嘉宾杨凯雯带男嘉宾赵琦君回到自己大学附近吃饭,赵琦君看着旁边成双成对的男男女女,问杨凯雯:“那时候你是不是都像这些学生一样,男男女女坐在一起。”

长相可爱的杨凯雯回答:“我都自己。”

不光是来学校附近吃饭,我会自己一个人看电影、吃火锅,这很正常啊。

看起来乖巧可爱的杨凯雯,对独处这种生活方式习以为常。

坐在杨凯雯对面的赵琦君吃惊地对杨凯雯说:“你比我想象要独立好多啊。”

用杨凯雯自己的话来说,这种状态,其实是因为自己给自己的安全感很足。

其次,孤独代表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很多人都在追求未来的确定性,而世界的运作规律却是不确定的。

不确定性是时刻发生的,企业要时时面对突发事件,如员工辞职、市场销售不佳;家庭要面对突发事件,例如老人生病、孩子考试成绩异常;创业者要面对资金不足、周转不灵,成年人的世界中没有“容易”两字。

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对公司负责、对家庭负责、对自己负责,而这条路其实很艰难。因为会时时刻刻有孤独伴随左右。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我们在做一些不为常人所理解的事,所以这时是孤独的。

美团创始人王兴,在创立美团之前,就失败了很多次。但他毫不害怕失败,不断尝试新的东西。他极力推崇《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本书。有限的游戏有一个明确的结局,而无限的游戏,则没有输赢,可以一直玩下去。无限的游戏中都是不确定的因素。看不到结局的游戏,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无法忍受,但王兴却乐此不疲,他不在乎输赢,他就是喜欢比赛。

而正是由于不确定性,才使得更多人充满好奇心,不断挑战无限游戏。

最后,孤独代表着缺乏爱,既缺乏别人的爱,也缺乏给予爱。

纵观张爱玲的一生,不免带着些许悲剧性的色彩。她那张尘封多年的黑白照,穿着一件旧色而华丽的旗袍,昂着高傲的头,孤傲又淡漠地看着凡尘往来,那么不屑。童年时期,张爱玲的父母离异,母亲远赴重洋,对她不闻不问,父亲吸鸦片,常常幽禁和毒打她。

张爱玲是孤独的,在缺爱的家庭长大,幼小的心灵遭受了巨大创伤。

张爱玲既缺乏爱,也期盼着能把爱给予出去。张爱玲曾说过“喜欢一个人,是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所以,为了摆脱孤独,她孤独得对任何人都关上了心门,却给了胡兰成一个走进她的机会,她对胡兰成百般好,却依然逃不过胡兰成背叛她的命运。

孤独与爱其实是一体两面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只有自己可以体会全部感受,没有谁能够陪我们从头走到尾。

所以,当我们正确看待为什么害怕孤独,我们就可以更好的摆脱孤独。

03.

生活中运用哪三种方法就可以摆脱孤独

我们了解了孤独,看到了为什么害怕孤独,下面我们来分析三种方法如何摆脱孤独。

①爱自己,是摆脱孤独的有效方式,爱自己也就是“悦己”。

目前空巢青年的其中一个消费特征是悦己化消费。区别于取悦他人的炫耀性消费,悦己化消费更关注自身需求,他们会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买单。即使不便宜,也要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年轻人中,他们的消费其实是购买了一种生活方式。

“悦己”方式之一,享受一人世界。

在日本,有面积8平方米的迷你公寓,卫生设施、厨房、卧室齐全,深受年轻人青睐;餐馆里有一人餐,一人桌,可无限上网;一个人可以享受“说走就走的旅行”,自由来去无约束。

“悦己”方式之二,爱自己。

爱自己,包括多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也就是关爱自己的身体状态,活在当下;经常观察自己的内在情绪,爱自己是为自己划好界限,不让别人侵犯,要多包容自己的情绪,学会和不好的情绪相处;觉察自己不良思维模式,当不良思维出现时,去做正面的思考来扭转错误思维,是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②爱宠物,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养宠物来摆脱孤独。

去年,一款日本游戏公司开发的《旅行青蛙》火遍大江南北,一时间,“云养蛙儿子”成了孤独人群的心灵安慰剂。当然,比起云养蛙、云吸猫、云撸狗,大家更喜欢在身边养一只真实的宠物。

宠物需要人被照顾,人需要宠物的陪伴,宠物和宠物主是一种互相需要的关系。

很多空巢家庭养宠物狗,坦言每天带着“儿子、女儿”去遛弯,而且口口声声叫着“儿子,回家了”“儿子,过来,给你吃好吃吃”。

越来越多的宠物出现在老年人家庭、孩子上大学后的空巢家庭,对摆脱孤独起到了一定作用。

③孤独是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的成长,找到兴趣爱好来摆脱孤独。

如何让自己过得有趣,培养更多的兴趣爱好,就是摆脱孤独的最好方式。

培养兴趣爱好首先是源于好奇心!对于事物好奇,才会勾起我们求知的欲望,找到真正的兴趣爱好。时时观察自己的天性,尽可能多的去尝试,如:跑步、健身、摄影,瑜伽、尤克里里、手工、绘画、跳舞、插花、爬山 ...... 我们可以慢慢琢磨、尝试、筛选。

要想活的有趣就需要永远保持好奇心,因为人是需要终身成长的。

"我觉得孤独很快乐,比如夜里12点你翻开一本新书,闻到墨香的感觉,这是他人无法给的。"崔永元说。

余华也曾在《在细雨中呼喊》里告诉自己: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独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当我们完完全全沉浸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中时,孤独早已离我们远去。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的作者刘同在书中写到

你的脸上云淡风轻,谁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有多紧。你走路带着风,谁也不知道你膝盖上仍有曾摔伤的淤青。你笑得没心没肺,没人知道你哭起来只能无声落泪。要让人觉得毫不费力,只能背后极其努力。我们没有改变不了的未来,只有不想改变的过去。

最后总结下全文:

孤独其实不可怕,我们随时随地会与孤独共处,当孤独出现时,我们可以正视它,与它和谐共处。而只有不断地改变过去,我们才能远离孤独,摆脱孤独。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正处在孤独中的朋友们提供一点帮助。谢谢点赞关注@梦幻MH01

相关书籍:《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等

申明: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