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一次和总经理出差,就被作为会议反面教材

来源:花图问答
(图片来源于topic.me)

文 | 冷彦辰_L

能给上级领导留下深刻的影响,无非就是两种人,一种聪明伶俐印象极好,一种呆若木鸡印象极差,而刚来新公司三个月的我不幸成为后者。

今天的周例会(仅限经理以上级别参加),总经理特地和我们部门宋经理提到了我的表现,说上次一起去上海的小姑娘要好好带带。

1

我就职于一家装饰公司从事企划工作,上周四,因为部门经理临时有事,就安排我顶替她和公司的领导层一起前往上海考察在施工地。虽然这是第一次和新公司领导出差,但也就是这仅仅的一次,使我的一举一动都被总经理看在眼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这个人默默下了定义。

周例会结束后,经理给我们开部门小会,告知了我这件事,并指出了我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在职场中应该如何处理和同级、上级的关系,让我日后要多多注意。

在工地现场,领导们开了一个关于项目进度的小会,由于现场椅子不够,我年龄最小,而且觉得讲的不是企划的内容,我就让领导们坐下,和其他几个人站在一旁,听他们在向总经理汇报项目进度以及保证几号之前完成某个事项,本子虽然拿在手上但一个字也没有记。

而我在一旁与己无关的态度也被领导看在眼中 ,觉得我没有明白此行的目的,没有介入其中去观察去思考,去从中寻找提取到与企划相关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公司。之后领导让我整理会议纪要,写此行感悟,就是在提醒我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可当时身在其中的我,还没有反应过来,觉得讲的内容是施工进度不是企划,一愣一愣的,甚至在说让我整理会议记录的时候,回了一句“啊~?”

设计、施工、产品、服务,都是我作为装饰公司一名企划所需了解的知识,里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了解清楚这些内容之后,才能进行合理的包装宣传推广打造品牌影响力,就企划做企划终究不能成为一名好企划。

2

就职场沟通而言,一直以来都是我的弱项,下班回家后,头脑里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到了请教在职场中游刃有余,远在深圳的表哥。我向他提问“怎么处理好和领导相处的问题”,通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他阐述了许多许多的经验与案例,让我这个许多不曾更新简书的人,忍不住想写出来。

表哥从一开始就指出我的提问出现了偏差,我需要关心的不是如何处理好和领导的关系,而是如何处理好和家人、亲戚、身边朋友的关系。只有在生活的点滴中能关心身边人、尊重身边人,在和他们的相处过程中,调动得了气氛聊得来话题,才会在领导那儿做相同的事情而不怵,不会显得很突兀很别扭,因为这就是自己平时待人接物的习惯作风。

听了表哥的话,我顿时觉得茅塞顿开,头脑中混沌的迷雾逐渐散开,看清了导致现在的我最为本质的原因。我从小就话不多,喜欢倾听,怕说错话,也一直信奉着多说多错的态度,很少发表观点。性格有些怯懦见生,在人越多的场合话就越少,看到一些成功者大都有些孤僻的鸡汤文,会独自暗喜,认为自己保留这种性格也没什么不好的,做着也许能和他们一样成功的白日梦。

甚至有的时候还觉得自己话少挺酷的,可是,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有足够的资本和底气才能做到不动声色,说出的每一个字才会铿锵有力。而我,不是大师,也不是学富五车语出必惊人的人物,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上班族,为了生活在打工赚钱。

我只关注了“孤僻”二字,忽略了最重要的成功二字,他们之所以成功并非是因为孤僻,而是因为在某一个领域有高于他人的才能,导致与他人没有共同话题,有别人达不到的高度才玩不到一起,才有孤僻一说。而我这个平凡人,没有拿得出的能力与成绩,没有所谓的资本条件,却让别人来容忍我的孤僻、任性、自我、骄傲,现在想想真是有些可笑有些愚蠢。

3

平时聚会时,首先发现茶水没有了,主动喊服务员添些茶水的不是我;在路上遇到熟人,首先开口打招呼的人不是我;还有与亲戚、朋友间的联系,主动的也不是我。就像今天,如果不是有事要请教表哥,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主动和他联系。

我总是处于被动的一方,等着别人找上门,在与亲戚朋友的相处都如此,何谈与领导的相处呢。平时注意不到这些细节,或者明明知道注意到了却从不去做,怎么可能在于领导的相处过程中自发的展现伶俐,丝毫不做作呢。

无论和谁的相处,总要有一方先行,就像谈恋爱意见不合时总要有一方妥协,如果每次都等领导来展开话题,现在想想如果以后一直这样,我的发展应该也就止步于此了吧。

4

其实我一直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也知道这些会影响我的工作和发展,但是如果不是今天经理告知我存在的问题,不是今天和表哥的这通电话,我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早已超出我的预料。

我在打这通电话的之前,还一直觉得问题的显现是从进入这家新公司开始的。表哥明确表态,我的性格、我的处理方式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影响了我,从我的学生时代,从我踏入社会,从辗转于几家公司换职业,并非是新公司,并非现在才刚刚开始。

在我没有告知表哥我做错了什么,让领导有了不好影响之前。表哥就猜到了我在出差时可能的状态,比如一些微动作、微表情。这些都是会出卖自己真实想法,不可取的行为意识。我听到不理解或者不赞同的事情,眉头总会习惯性地微微一皱,也许自己都没有在意,却被身边的人、领导看在眼里。还有,不确定地挠头、皱眉、迟迟支支吾吾不给反应,这些都是刚出来的大学生才会有的举动,不应该出现在我这个已经进去社会好几年的人身上。

5

电话里,表哥谈到了很多细节的注意点,比如在会议中发言的技巧,最能展现自己的发言不在会议开始,不在会议中途,而在会议最后做总结的时候。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越到后面越没有东西可说,因为之前能阐述的观点大家基本都提到了,最后如果只是把大家提到的总结性的再说一遍,丝毫不起作用。在最后发言的时候,需要先将大家提到的地方用几个词或者一句话简单概括表示肯定,继而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提出自己的个人观点,不仅认可总结了之前大家的言论,也展现了自己的思维深度。

会议上,笔和本子不可或缺,不做神游者,不做旁听者,不做纯记录者,要做一个既能记录要点又能和领导有眼神沟通的人,让他知道你明白或赞同他的想法。

6

表哥一直在和我强调,工作经验不足这很正常,经验需要时间的累积,但是在职场中,一些细节的处理更容易被放大被关注到,需要做的是让领导觉得,这个小姑娘小伙子是可塑造的。

这些处理的方式都来源于自身真实的生活状态,平时是怎样处理的,在关键的时候才会依旧如此不掉链子。所以,如果有人和我一样遇到职场问题,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和领导相处不顺的话,就想一想自己和最亲近的人、身边的人的相处方式,便能找到事件源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