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李白永远铭记的雕胡饭

来源:花图问答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永远铭记的雕胡饭

【导读】

这首诗写诗人李白游五松山时,借宿在一位贫苦妇女荀媪家,受到殷勤款待,得到老妇馈赠雕胡饭而心中自愧,不胜感激之情。诗中也反映了当时农家的饮食生活。

【原诗】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注释】

    1.荀媪(ǎo):姓荀的老妇人。

    2.寂寥:(内心)冷落孤寂。

    3.秋作:秋收劳动。田家:农家。秋作:秋天的劳作。苦:劳动的辛苦。

    4.夜舂寒:夜间舂米寒冷。舂:将谷物或药倒进器具进行捣碎破壳。

    5.跪进:古人席地而坐,上半身挺直,坐在足跟上。

    6.雕胡:浅水植物“菰”的别名,俗称茭白。秋天结小圆柱形的果实,叫做菰米。用菰米做饭,香美可口,称“雕胡饭”,古人当作美餐。

雕胡米

      7.素盘:白色的盘子。

      8.惭:惭愧。

      9.漂母:在水边漂洗衣物的妇人。《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汉时韩信少时穷困,在淮阴城下钓鱼,一洗衣老妇见他饥饿,便给他饭吃。后来韩信助刘邦平定天下,功高封楚王,以千金报答漂母。此诗以漂母比荀媪。

      10.三谢:多次推托。不能餐:惭愧得吃不下。

【译文】

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

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

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繁忙,

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

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

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

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