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儒家复兴,佛教昌盛,老子的本土道教去哪儿了?

来源:花图问答

每一个中国人,只要是喜欢思考这方面的,都会有这个疑问:中国历史悠久的“儒释道”三家,儒家如今大有复兴国学之势;释家漫山遍野,香火旺盛;中国本土第一大宗教“道教”去哪儿了呢?不入深山老林,不进道教协会,很难感觉到道教的存在了。道教真的走向衰落了吗?

先搞清楚第一点。道教不是“老子的道教”。老子的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诸子百家思想之首,春秋时期便已形成。而道教呢?更多的是来源于各路方士的鬼神信仰。东汉时期,“永平求法”,汉明帝引进了佛教,并迅速有了燎原之势。太平道,五斗米教眼见形势不好,就用原来的班底进行改造,参考了佛教的轮回,地狱,把老子拉过来尊为道祖,创立了道教。经过三国乱世,在魏晋时期,大量上层文人参与进来,对道教神话体系进行了完善。终于在唐朝初期成为国教,一时鼎盛。

老子的思想是“无为”,讲究“道可道,非常道”,后来道教的炼丹、修仙、排班、符箓等宗教仪式可以说是完全背离老子的思想。但是宗教一旦成型,信众并不在乎这位所谓的道尊的思想,一切都有自己的发展方向。以至于后来发展到老子化身的太上老君只能屈尊三清,变成了鸿钧老祖的门徒。为什么?因为想象力越来越丰富嘛。所以说,道教只不过是借了老庄的《道德经》,《南华经》来做虎皮旗帜而已,其内核是最原始的鬼神信仰。

搞清楚这一点,我们再来看道教如何走到今日态势。

中国的官场一直是儒家一统,讲究经国致世,为天子所用,为百姓请命。在儒家高级知识分子眼里,老子道家思想或许可以用来排遣官场不顺的人生际遇,追求人生逍遥。但一旦重新启用出仕,没有哪一个官员会用老子无为的思想来行事。所以我们平时看到中国文人的道佛思想文化作品多出于贬谪之时,这个时候,儒家的东西没用啊,只能用道家思想,佛家思想来开解自己,寻求心灵的安慰。

所以在高层知识分子心里,道家思想不过是个备选项中的备选项,甚至比不上佛家。为什么这么讲?道家讲究出世,注重个人修为,你一个高官,一天到晚修仙炼丹,你让皇上怎么想?但是佛家在这方面理论上就更加适合,讲究普度众生,你看我修佛也是为了天下苍生。所以,但凡高官,修仙的少,参禅的多。修道求仙的,基本上是皇帝,因为他没有领导了,也并不在乎臣下和老百姓怎么看。

普通知识分子信众呢?东汉兴起了谶纬学,这个学问是一门预测学,源于《周易》,也就是说,这实际上是一门儒家学问。但是修仙之人,怎么能不知道过去未来?当周易的象数派、五行学说和神神鬼鬼纠缠在一起的时候,道教就成为一种带有预测、命理性质的“新学问”。所以今天大家在街头上看到面相算卦之人,那是儒是道?他自己可能也不清楚。但是他们都挂着《周易》,《八卦》的招牌,其实他们不但不能再算道教中人,反过来更加损害了道教的形象。

为什么这些人有市场?因为大众的愚昧,普通老百姓既不懂老子道家思想,也没有算卦抽签,奇门遁甲的手段,他们也并不幻想成仙或者长生不老,就好像佛教一样,几个人相信自己能成佛?他们需要的只是保护,或者说有个祈福的对象。

换句话说,普通民众的信仰无非是一种交换。我信道教,让我成仙飞升;我信佛教,让我跳出轮回;我信基督,让我死后天堂;而且这是一种不等值的交换,我磕几个头,烧点香给你,你就让我成仙。哪有这么好的事?宗教就有。因为宗教并不需要兑现。

道教本身的教义在哪?道教的教义是以成仙为目的的戒律和修行。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伟大祖国的教育让我们越来越看清这种不平等的交换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宗教信仰。虽然过庙拜佛,入寺烧香,但你让他用自己的一生供给某个神佛,断断没有几个人愿意的。大家肯定记得以前有些地方出现了拜驾考大神,拜考试大神,中国的老百姓就是这样,需要什么神,我就盖个庙去拜就好了,那管什么教义。这些大神,像不像远古时期的求雨神?这就回归到最朴素的原始崇拜了。

是谁让老百姓这样大胆敢造神?因为道教的神基本上都是造出来的啊,而且各管一摊,专门回应老百姓的祈求。土地上面有城隍,阎王下面有判官。这种官场倾轧制度做人做鬼都一样,学生们创造个春哥,考神,锦鲤什么的太适合了,这是新时代的朴素神灵信仰。

当老子的“无为”,庄子的“逍遥游”哲学思想本来就不是道教思想,如今大批国学学者在研究,还有道教什么事情?所以道教产生了极端的分化,搞哲学研究的务虚去了,另外那些则深深跌入世俗,朴素神灵信仰。

不管有没有道教的存在,老百姓都是信神的,敬神的。而道教只是为我们创造了一大批神仙而已,当这些神话系统一经完善,道教也算是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但它造的神以及它带来的各种风俗,经过这么多年,早已深入了老百姓的世俗生活。道教已经完完全全被民俗消化吸收,也算是世界宗教史上的独一份。我们感觉道教日衰,其实还是被这些神灵时时刻刻包围着的。

无论我们现在信不信道教,却天天生活在神灵环绕的民俗之中。

本文由梧桐树边羽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