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都是通经络,艾灸与刮痧究竟有什么不同?

来源:花图问答
都是通经络,艾灸与刮痧究竟有什么不同?

很多人喜欢通过刮痧来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但是真的所有人都适合刮痧吗?而同样都是通经络,刮痧与艾灸又有什么不同呢?

什么是刮痧?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粟粒状,或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中医认为,刮痧通过对人体皮肤的刮动,可以舒缓人体某些部位的长期劳累造成的酸痛,缓解人体疲劳,起到调整人体经脉流转、顺气活血的作用。

刮痧的实质就是泻掉实邪之气。但是,刮痧必须刮在淤堵的地方,才可以泻去多余的淤积气血,促进经络通畅,而如果刮在经脉空虚的地方,只会让该处更加虚弱。因此,身体健壮的人刮痧可以通经络,血虚血亏刮痧则会伤气血。

换句话说,刮痧是给邪以出路,相反的,换了身体虚弱的人,如老人、儿童或者正气不足的,仅仅凭借刮的力量是无法把邪推出去的。而且还容易适得其反。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既适合健壮的人通经活血,又适合体虚的人补益气血呢?这就要用到艾灸了。

什么是艾灸?

艾灸就是利用菊科植物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艾柱或艾条,在特定的穴位上,以燃烧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养生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古语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叶本身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燃烧后,可以使热气内注,把深伏在人体内部的寒邪驱逐体外,使人体阳气充沛,达到温通经络、培补气血、补肾固元的作用。

我们知道,人体的元阳之气与生俱来,如果损耗了,是不能再生的,只能补充,而药性和热性都是强大的外援,艾灸不仅调动了人体自身的力量,还借用了艾草的药性和灸火的热性来补阳益气,这是刮痧、按摩等方法所不具备的。

同时,与刮痧相比,艾灸作用于人体腧穴,温热刺激是其最基本、最主要的特性,艾灸产生的温通效应,对于身体来说就是“外来力量帮助正气作战”的阳气,这股不断渗入的阳气,一方面温化阴邪,一方面鼓舞脏腑正气,将阴邪逐渐排出,同时改善人体的气血运行,使阳气通达、经络通畅,因而更广泛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