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写作,不需要那些破玩意,那是给笨蛋用的

来源:花图问答

写作,不需要那些破玩意,那是给笨蛋用的

我们都是从作文教育中出来的,各种套路章法填塞了我们的脑袋。现在有人质疑语文老师都写不好,凭什么教作文?说法有一定道理。虽然说理论家完全可以仅仅通过研究,来谈写作理论,但这是有前提的,前提是理论家真的是做了深入研究,而这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是很不够的。语文老师的研究一般来说,深度广度不及理论家的十分之一,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例外的。

我想说的是,作文教育灌输了太多无效的应试的东西,不是说少了,而是说得太多。写作者不是做少了,而是做过头了。

写作本来就是一件掏心掏肺的事情,谁没有心,谁没有情?应该教会作者如何走心,一切不都解决了吗?

为什么要立意、大纲、主题、性格、人设、情节、构思?

心是想立就立的?心难道是一堆沙子水泥木料?

众所周知,心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人的命根,没有心,人就死了,要么就是植物人。没有生命气息还能活吗?

既然都有心,言为心声,心意相通,我们捕捉心意就好了。

为什么别人跌倒了,龇牙咧嘴喊疼,你能知道他的疼?凭着他的模样,你怎么知道他不是装出来的呢?你学过心理学?心理学就百分百看破真假?

不,我们不需要心理学。我们凭借心中意象,整体把握,洞悉这一切,就知道他的意象和我的意象是不是一样,我甚至能知道他疼的那种尖锐感觉,这就是心意相通,传情达意。

那么我们怎么描写呢?不是写“我疼死了”,而是写自己的心意,意象。我的意象或许是“感觉骨头像土块掉在水泥地上四分五裂”,或许“骨头似乎被钉子扎了个洞,里里外外冒凉气”,是不是?这就是文学语言,不是日常语言“我疼死了”。是不是效果就出来了?

我们判断一个演员演技是否好,也是据于此。

按照这个路数,写作很难吗?需要专业学习?需要无数的框框调调?

都不需要。

我们不是做得太少,而是做得太多。做减法,回到写作的本来状况——传情达意,真正的传情达意,而不是学乱七八糟的语法和修辞,我们不需要那些破玩意,那是给笨蛋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