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们是这样把天聊上天的(续)

来源:花图问答

出于工作缘故,小张难免常常出没KTV。不过,这一次的经历让小张对去KTV有了新认识,特别是KTV里的公主们,他们的说话水平有了重视。

你说,她们只是花枝招展,浓妆艳抹,前凸后翘,靠出卖色相的女人们,我讲,她们其实更靠那张俐齿。

“干杯”
“干”
“老板听你这口音是北方的?”
“不是,我南方的”
“真的吗?” 姑娘面露惊讶,右手一捋头发,小嘴微翘,“老板你真逗,这一口话说的都比我标准了”
“你哪儿的”
“听我口音就知道,诶,我本来寻思你猜得到,你看这整的,来,再整一个” 她一口,闷了,接着,“老板你到底哪儿的,看这模样倒像江浙福建的”

....

好,打住,一来二去,这话题一直由她牵着,每每到了话题瓶颈,她总能找到新的点,继续聊下去。诚然,这姑娘把握着聊天的节奏。整个聊的过程,小张感觉到无比的舒适,有一种他从未发现自己如此会聊天的感受。公主的言语配合上她的俏皮,抿嘴,欢脱一笑,摆弄头发,出其不意地靠在怀中,完美。

你认为这是她的全部?错。

借小张上厕所的功夫儿,她和旁边我其他朋友聊上了。待小张回归,坐在一边,听着,小张愣了。

此刻,她说话的神态,语气,以及用词和刚刚完全不一样,甚至小张的朋友伸手挑逗,她没有了之前的清新气,有的是一种诱人的媚态。言语中总是占着话题主导,让人不想把话头给掐了。而回到小张身边之时,又是刚刚那幅样子,无缝切换

故事讲到这,引出此文的中心:

好好说话这门技术还真是行行都需要

之前写过一篇题为《我们是这样把天聊上天的》的小文,里面谈到的大部分是我们要如何开始话题,如何继续话题,以及如何避免不可必要的尴尬。后来,凯撒细思了一番,猛然发现,有一个沟通中非常典型的问题没有提及,左思右想,决定新拉一篇来细细说道说道。

声明:此篇多以实例分析为主,没有理论,想要看理论的,移步本人供种豪 凯撒说,直接看即可

今天聊的内容就一个点:冲突,即沟通之时可能出现的沟通误解。很多人会忽略这种误解,导致下一次遇到沟通障碍不知所措,最后导致今后天一直在天上,难再聊。

我们首先来回忆一下,一般,两个在聊天的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争吵?我们举个大家都好理解的例子:

Tom和Lucy 是一对情侣,他们在商场上逛街。恰巧这个时候对面走过来一位特别漂亮的长发美女,Tom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个时候Lucy看到了,很不开心,翻脸了:
“很好看吼?还再三回头”
“诶,不要生气啦,男生看到漂亮的女生多看两眼不是很正常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好啦好啦,下次我保证不看了。我以后什么人都不看,再说都没你漂亮呀,不看了,对不起,别生气,别这么往心里去”

好,你们来告诉我,你们觉得Lucy是否还会继续翻脸?

为什么?

Tom的解释,从一开始说男生看到漂亮女生会多看一眼很正常,到后面的保证以后再也不看了,再到最后让女友Lucy别往心里去...这些的这些的问题在于:全部都是自我辩解,与【我】有关,但与【Lucy】无关。它只说明了这个【事件】导致他的【反应】的合理性,而完全没有从Lucy的感受(不舒服)来看这个问题。结果,可想而知,Lucy虽然短时间内不会再闹,但是内心很难接受Tom的说辞。给她带来的感受是:她被当小孩看,她的行为是幼稚,是无理取闹,是不讲道理,对不对?其实反而会将Lucy内心的不满情绪越点越旺。最后,会找到另外一个点,爆发出来。

有收听过《好好说话》节目的人,可能对这个案例很熟悉,而里面运用到的那个经典的【ABC理论】确实是一个特别好的框架,帮助我们去更好地在交流时得心应手。

A:某个事件
B:你对A事件的反应
C:你对A事件的反应给我带来的感受

根据上面的ABC,显然,Lucy翻脸的原因并不是美女这个A事件导致男友看的这个反应,而是两点:其一,男友在她面前还看其他的女人,对她来说是一种不尊重;其二,男友没有发觉到她的感受反而反其道而行,自说自话。

因此,说到这里就很清楚了,造成沟通矛盾的内因是你的反应给我带来的不好的感受,而不是这个事件导致你有这个反应

而这里,好好说话给出来的解决方案的理论我接受,但是处理方法我其实不太同意。节目里,执中老师的方案是:

“哎,我现在才意识到刚刚的举动会让你不舒服,显得不尊重你。就像换作是你盯着帅哥看我也会觉得很不舒服。这一次我不是故意让你这样的,下一次如果有帅哥美女,我一定告诉你,要看,我们一起看”

这样的说法比之前的好在哪儿?好处在于,他没有解释为什么看美女这个A事实,而把关注点放在了他看的这个动作给女友带来的C感受上,这点很关键,因为它恰恰是抓住了沟通冲突核心的举措,并且说辞恰到好处。而最棒的一句无疑是“...就像你看见帅哥我也会...”,这一句看似只是承认对方的感受是合理的,不是无理取闹,更深层次的是,没有陷入一般人遇到争执表现出来的是否认对方的感觉,贬低对方的感觉,甚至是嘲讽对方的感觉,这个大误区,很高。但是,你们真的认为执中老师的答案完美了吗?

如果没有最后那句下次有美女帅哥我叫上你一起看,答案其实已经完美。

但,毁就毁在了最后一句

第一,下一次,哦,原来还打算还有下一次,懂我的意思吗?最吊诡的是你凭什么认为女方在听到下一次有美女出现的时候一起看会不重蹈覆辙,这样说清楚吗?另外,有美女出现,你不仅要看,还要拉着你女友一起看,这是在暗示什么?如果你不是一个像少爷这样能言辞的人,当你女友看到比自己还美的美女,连珠炮式来一堆类似我和你前女友哪个漂亮的让你怎么回答都是错的发问,你将又很容易陷入费尽心思去解释A事件导致B行为的误区,天不单会上天,冷战在所难免所以,怎么办?不要给解决方案,懂我的意思吗?不要告诉对方你将要怎么做,只聊感受,也停在聊感受

第二,你们有没有发现其实这句“...就像你看见帅哥我也会...”,这句话的其实本质还是在解释B行为,对不对?那么为什么这次的解释对方能够接受?原因是它营造了一种感同身受的场景,强行把未犯错的人也拉入一个虚拟的类似的犯错场景。利用了共情,唤起了同情心,因此缓和了不舒适,但终究讨论的还是行为的事儿,女友只要怼一句【你居然还在幻想下一次,而且还要拉上我...】,啧,你怎么办?

所以,我是什么意思?我的意思是,当你抱有自我辩解的心态去处理的时候,你已经错上加错了。因此,最好的办法,要嘛,你不说少爷那大段的最后一句话,要嘛,你直接认错,然后哄女友开心,其实也就可以了。

虽然这个方法论放在情侣之间未必能够完全解决问题,但是放在别的场合,和一般交情的朋友,同性也好,异性也罢,和客户,和上司,效果会好很多。共情,换起同情心,会让对方也了解你的处境,于是气氛没那么紧张,减少感性冲昏判断力的状态,问题会好解决很多。

这次再谈聊天这件事儿,为什么凯撒选情侣之间沟通作为案例呢?很简单,因为,情侣是个很神奇的状态,它能够让我们,尤其是男性,不自觉地加倍关注这些沟通中的小细节,而且发生的很多很好的素材都能让我们去处理好沟通中出现的问题。

很多时间我们觉得沟通有冲突,大部分都是说了两句之后,想通过上一两个比方说来解释,为了让对方好理解。但是,事与愿违,我们大多数人由于在气头上,难免开始就例子抬杠不休。这个问题在说话人,你为了解释一个概念,通常用上比喻,结果,把听众的注意力无形中带入那个比喻,然后卯上了.....哎,虽然我们都知道比喻之所以叫比喻,本就因为它【相似】,而非【相同】,否则,我们直接说就可以了。但是,你要知道,如果我们觉得合理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维框架去把【理】说出来,老实说,这样的说话其实是失败的。好好说话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对方通过你的【框架】去体会这个【理】,毕竟,所谓思辨,先思后辨 。说话也是,先思后说。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