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有人抱怨,工作越来越难找,研究生一抓一大把,985、211的本科生也巨多,大家都在往程序员岗位冲冲冲,感觉市场已经过度饱和了!
那么这就引申出了一个问题,中国互联网发展了二十几年,程序员是不是已经过度饱和了,未来工作是不是非常难找面临失业?
有这些困惑是正常的,但从我观察到的情况来说,我觉得互联网仍然是个朝阳行业,对程序员的需求还能持续很长时间。
在前十年,或者说在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刚起来时,程序员们经历了最繁盛的一段时间,培训机构也是遍地开花,但这肯定是有泡沫的。如今行业回归理性,泡沫破灭,有些浑水摸鱼的、能力跟不上的,自然是要被淘汰的,但企业对于优秀程序员的渴望,只增不减,因为活还得有人去干。
从下图的人才供给报告中可以看到,互联网对人才的需求仍是第一,这背后就是众多程序员的机会。
但可能会有人说,虽然招聘需求有,但通过率太低了。我身边也有很多创业的朋友,他们普遍反映的一个市场现状就是:好的程序员远远不够,差的程序员遍地都是。
其实看供需关系是否平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指标:行业平均工资水平。
如果供大于求,程序员薪资你想想还能一毕业上来就是总包三四十万吗?做梦去吧。更别说倒挂老程序员了,好好沉淀学东西吧,别太浮躁。
但越到后面其实对程序员要求越高,你需要有主动性,不管是个人学习还是工作上,这与毕业后的人的心理预期是相反的,很难有动力保持较强的竞争力,这部分人就是会被狠狠教育的,形式就是“背低绩效、被裁、降薪、大厂跳小厂”等等。
所以事实很清楚了,程序员目前还远远没饱和,但是会加速淘汰那些老白兔、不思进取划水的小白兔,失去竞争力的人,资本是不会留情的。
就像马云说的:“大势好未必你好,大势不好未必你不好”。很多时候,不是竞争变大了,是你自己变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