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覆盖大地,飘零无定,各自东西。人生如浮萍,何能坚守故土直到终老。温酒独饮,独自醉去,空杯中酒尽,复来仍是空杯。我非草木,又岂能无情?吞咽间,犹豫徘徊,不敢前行。世事多变,人生如梦,春雪覆盖大地,如同人生无常。温酒独自醉,空杯复来,何尝不是人生中的无奈与悲哀。人生如浮萍,漂泊不...
当初送君出门,怎料时光如梭,岁月流转,一去不返。如今,床席之上尘土飞扬,明镜之中,她的容颜已不再明媚。纤腰因相思而消瘦,发丝散乱,蓬头垢面。人生在世,又有几多如意之事,终日惆怅,徘徊至深夜。她想起与君初见时的甜蜜,如今却已是物是人非。春去秋来,时光匆匆,她只能在寂静的夜晚,将...
1、拟行路难(其四)——(南北朝)鲍照。2、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3、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4、【注视】拟行路难:“行路难”,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松山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作十八首,...
鲍照 〔南北朝〕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2、译文 往平地上倒水,水会各自向不同方向流散。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喝酒来宽慰自己,因举杯饮酒而中断歌唱《行路难》。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
也是有命运的安排的,怎么能整天哀叹抱怨,又坐着发愁呢!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倒酒来宽慰自己,举起酒杯,歌声却因为饮酒而中断,唱不出那《行路难》的曲调了。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我的心又不是木头石头,怎么能没有感情呢?只是我声音将要发出又停止,犹豫徘徊着,不敢说啊!
这首《拟行路难》四首之一,是鲍照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泻水的比喻,生动描绘了人生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人们就像被倾倒在平地上的水,四散流动,各奔东西,命运各异。诗人提出人生的宿命观念,认为人应该接受自己的命运,不必在行走和坐着时叹息忧愁。然而,即使是在酒的作用下,诗人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诗篇...
于是,诗歌很自然地过渡到第二层:“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对“举杯断绝歌路难”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说“断绝”指歌断绝,“声为君断绝”之意 ( 鲍照《发后渚》 ) ;一说“断绝”指断绝愁思,“裁悲且减思”之意 ( 鲍照《拟行路难》第一首 ) 。细味全诗,我觉得后者更为贴切...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行路难》本为乐府旧题,多写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鲍照的《拟行路难》共十八首,也有人说是十九首。本篇原列第四,表现了诗人在门阀制度的压抑下,不甘心屈从于家世地位决定的不幸命运,而又无力挽回的愁苦悲愤之情。开头“泻水...
在“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的怅惘之中,他只能以剑击柱,喟然长叹。诗人为何而感叹呢?“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两句,尽情渲泄了他遭人轻贱、备受压抑的深沉痛苦和愤懑。鲍照是个才高气盛的人,据《南史》本传说,他年轻时“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