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重要的名词术语

发布网友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参考文章内容,以下是关于微观经济学重要名词术语的概述:

1、稀缺性:指经济物品和资源的不足,是经济学的起点。人类需求无限,资源有限,因此必须进行选择。

2、机会成本:选择某一方案时放弃的其他最佳方案的潜在收益。经济决策通常基于最小化机会成本的原则。

3、生产可能性边界:代表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不同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涉及资源是否充分利用及合理配置,反映经济问题。

4、微观经济学:关注单个经济单位(居民、厂商、产品市场)的行为,研究价格机制如何决定资源配置。

5、理性人假定:认为决策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行为可预测。适用于所有经济活动参与者,包括。

6、需求规律: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反向关系,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

7、需求的收入弹性:描述商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反映商品的奢侈品或必需品属性。

8、需求的交叉弹性:描述一种商品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反映商品的替代关系。

9、效用: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满足感,完全取决于主观心理感觉。

10、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量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满足感递减,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效用增量递减。

11、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数量组合下,消费者获得相同效用的轨迹。

12、边际替代率:为了保持效用水平不变,增加一单位X商品必须放弃的Y商品数量。

13、预算线:表示在收入和商品价格给定条件下,消费者能购买的不同商品组合。

14、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在有限收入下实现最大效用或满足的状态。

15-17、恩格尔曲线、系数和定律:描述收入与食品、住宅、穿着和其他支出的关系,反映生活水平的提高。

18、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需关注员工权益、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

19、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增加某种要素投入,总产量增加比例递减。

20、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产量不变时,增加某种要素投入与减少另一要素数量的比例。

21-22、扩展线、规模报酬和经济、不经济:反映生产规模变化对成本和产量的影响。

23、范围经济:利用生产要素生产多种产品时的经济效应。

24、显性成本和隐含成本: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直接支出与自有资源使用成本。

25、厂商与行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营单位和制造或提供相似产品和服务的厂商集合。

26、会计利润、经济利润和正常利润:企业收入与成本的差额。

27、完全竞争市场:不存在垄断因素的市场。

28、垄断势力、价格歧视和非价格竞争:垄断市场特征,涉及定价和竞争策略。

29、上策均衡、纳什均衡和博弈论:理性决策者在博弈中的策略组合。

30、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决策者在不同时间点决策的博弈类型。

31、极大极小化策略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决策者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策略。

32、激励相容:设计制度以促使代理人的行为最大化委托人的利益。

33、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关系。

34、派生需求、边际生产力和经济租:生产要素需求与报酬的经济概念。

35、帕累托最优:资源分配的理想状态,无改进空间。

36、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情况。

37、阿罗不可能定理:社会偏好选择的挑战。

38、公地的悲剧:公共资源的过度消费问题。

39、寻租:个人或企业为维护既得利益或谋求新利益的非生产性活动。

40、公共物品与角色:提供满足社会共同需求的物品。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