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人群何去何从
北京市教委日前发布数据,2023年北京高校硕博毕业生预计约为16.08万人,本科毕业生预计约为13.61万人。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毕业生,相差近2.5万人。与此同时,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上海、南京等地,部分高校出现硕博毕业人数超本科生的情况,有关“要不要考研”的话题,再度引发热议。
数据显示,64.1%的受访者表示本科毕业有必要继续升学,其中,50.6%的受访者认为“学历还是敲门砖”,54.8%的受访者给自己设定的受教育目标是硕士毕业及以上。
在高收入国家,研究生阶段受教育人数占高等教育的比例在20%左右,目前我国在10%左右,而且主要聚集在北上广、长三角等大城市,因此在未来还有发展空间和提升潜力。
研究生考试,教师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本身没有问题,甚至是这个时代最公平的考试,也是这个时代每一个平凡人,追求人生理想的正确,但不唯一的道路。
在这就业愈发困难的今天,很多同学将考研上岸看成一棵救命稻草,他们把这个当作避风港,而不愿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但是这个避风港真的牢靠么?
实际上很不牢靠。
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
国家从外循环转向内循环
上一轮90年代,我们国家全面从内循环转向在外循环,也就意味着过去几十年为内循环建设所投资兴建的东北的老工业基地,以及大量的二三线备用工厂,这些投资的投资价值突然几乎归零。也同步带来了从东北到内地三四线城市几千万人的大下岗。
那次是30年前从内循环转向外循环,这次是30年后从外循环转向内循环,可能这次很多沿海投资的,利于外循环的基础设施还能用的上,但是开工率不足,行业的从业人员有大的变动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同时,也要看到内循环对于人才的需要,和外循环对于人才的需要也不一样。过去三十年,都是学习了适合外循环行业的人才有了高收益,而未来也会有所变化。
世界经济下滑
报告指出,尽管在过去4年中受到一系列冲击,全球经济却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韧性。主要经济体在40年来最快的利率上升中没有出现通常的失业率急剧上升或金融系统崩溃等现象。全球通胀得到了控制,世界经济没有陷入衰退。然而,未来两年的前景并不乐观。2024年底将标志着发展10年期的中点,这个10年原本预期会发生转型——极端贫困将被消除,重大传染病将被根除,温室气体排放将减少近一半,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而一次全球的经济动荡,一次大的产能出清,只是在酝酿,终究会到来。到来的时候,也一定会带来大量的失业和需求的下降,这也会让找工作成为世界性的难题。
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新技术正在慢慢地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在这些巨大变化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辛勤努力的结果。
今天,这样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随着它的进一步发展,会不可避免地对就业造成冲击。很多岗位和职业会逐步消失,如银行出纳员、客户服务代表、电话销售员、股票和债券交易员等;甚至律师助理和放射科医生这样的工作也会被这类软件所取代。假以时日,人工智能技术还会学会控制如无人驾驶汽车和机器人这类半自主或全自主硬件设施,逐步取代工厂工人、建筑工人、司机、快递及许多其他职业。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并非单纯指向。
学历需要更有性价比的提升
所以学历就不重要了吗?
并不是的,提升个人能力和学历在任何时期都是非常正确的选择。职场上,学历和能力同样重要,学历是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敲门砖,没有这块砖,确实不容易敲开门,HR在筛选简历的时候,学历低的就直接毙掉了,没有进入面试的机会。学历之所以内卷,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学历有用,有条件、有能力的人都去考研读博了,学历越高,越有机会学到更有价值的知识,稀缺的知识才能换来更好的机会和更高的薪资。学历不一定代表能力,但学历却是公司判断一个人能力的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公司不是学校,不会招个人来带薪培训,只会高薪招个能胜任工作的人,这是很多公司设置学历门槛的原因。
而现在提升学历,不再是单单联考这一种方式。
非全日制研究生
入学方式
参加12月份的研究生统一入学招生考试,通过以后入学。
报考流程
备考→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打印准考证
参加12月初试一初试通过,参加复试→录取、入校学习。
考试难度
非全日制研究生要先参加12月全国统考,管理类联考专业由全国统一命题,非管理类联考除英语、政治外的科目由院校自主命题。考试内容较多,且考试机会只有一次,如果失败,需等到来年再次报考。
全国统考通过后,参加院校的复试,复试由院校自行组织并命题,通常包括笔试和面试,此次考试难度较小,但也需认真对待。
学费
非全日制研究生的院校和专业较多,学费标准不一样。
所获证书
硕士学位证书+研究生学历证书
(学信网可查,会标注“非全日制”,其与双证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适合人群
非全日制研究生适合想获得学历学位双证的、有能力参加统考的人员。
同等学力申硕
入学方式
同等学力申硕采用免试入学的方式,符合报考条件并提交报名材料,资料审核通过后就能入学。学习完所有课程并通过结业考试,获结业证书。
报考流程
提出申请→学习研究生课程→参加同等学力申硕考试(3月份报名,5月份考试)→通过考试,进行研究生论文撰写→参加答辩→硕士学位授予。
考试难度
达到研究生同等学力后参加考试,申硕考试科目为外语考试+学科综合,满分均为100分,60分及格。单科成绩合格后即保留成绩4年,未通过科目有多次补考机会,无需有较大的学习压力,可以放心报考。
学费
报考的院校专业不同,所需的费用也是不一样的。大部分的专业学费在2万~5万之间,带薪读研也可以承担学费,相比于其它报考方式,学费较低。
所获证书
同等学力申硕所获证书为硕士学位证书(学信网可查) +课程结业证书,属于单证研究生!
适合人群
同等学力申硕适合只追求硕士学位,学习基础较差,不想参加统考的人员报考。
濮老师:13651702317 (微信同号) 免费咨询,15年经验,助精准避坑,快速入学
2025级天津财经大学-加拿大西三一大学MBA,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MBA,学费分两次支付,一年一半,上课时间一个月3天,周五至周日,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学历学位。
中外合作办学硕士
入学方式
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或面试
报考流程
提交材料申请入学→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或面试→通过后入学。
考试难度
从入学到毕业都不用参加国内统考,院校的考试多为基础知识的考察,考试难度小。
学费
不同的院校学费标准不一样,大多数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费在4万一40万不等,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水平进行选择,这样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
所获证书
中外合作办学会颁发外方合作院校的学位证,获得硕士学位后,在留学生服务中心完成学位认证后,获得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与国内的双证硕士享有同等法律效益。
适合人群
中外合作办学适合不想参加统考,经济能力较好,能自由分配时间的人群。
免联考国际硕士
入学方式
向院校提交相关材料申请入学。学校会综合GPA、个人简历等综合评定后决定是否录取。
报考流程
提交报名材料→下发offer→参加学校课程学习→论文答辩→毕业获得证书
考试难度
不需要参加全国联考,难度较低。
学费
开设国际硕士的院校比较多,不同地区的院校学费会有一定的差异。
所获证书:硕士学位证书
适合人群
免联考国际硕士适合不想统考,经济能力较好,能自由调配自己的时间的同学。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