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毅(公关界007主笔)
来源 | 公关界007(ID:PRCN007)
歌德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很多时候,旅行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我们通过它打开不同的风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探索、冒险,赋予生命充满新鲜感的“第一次”。
基于这样的情感沟通点以及品牌特性,银联国际去年拍摄过两支TVC《带上银联,世界全是你的》和《带上银联嘀一次,探索世界每一次》,分别从品牌层面和产品层面进行诉求点传达,强化大众对品牌的认知。这个夏天,随着国内出境游迎来小高峰,银联国际再次推出了三支基于营销推广层面的TVC,用魔性洗脑的方式传达出品牌“优惠多、汇率优、返现高”三大利益点。
作为一个金融品牌,银联国际的品牌传播显然正在打破大众对金融品牌的刻板印象,用一种年轻化的策略,重塑人们对出镜支付的认知。
从“嘀一次”到魔性TVC 一次品牌符号化延伸
对于第一次到国外旅游的人们,新奇感和焦虑感往往并存。语言不通、文化差异、汇率换算等等,都可能让整个旅程举步维艰。而可以非接触支付的银联国际,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这种顾虑。
银联国际最新推出的三支洗脑TVC,目的就是传达“出境带银联卡的重要性”。
在创意表达上,银联国际则用了相当简单直接的方式,放弃以复杂剧情演绎诉求点,而是直击卖点,用“场景切入-利益点抛出-夸张反应-利益点强化”的逻辑,在30秒内完成了传播闭环。
优惠篇
汇率篇
返现篇
这是非常符合短视频内容“短平快”节奏的传播策略,银联国际用魔幻+魔性强化了片子的洗脑效果。
比如游客发现忘记带银联卡后脸红头大、双耳喷气、满头流汗的夸张反应,以及穿越拿卡的超现实主义演绎,增添了整个片子的魔幻感和趣味性;台词上,则通过“用银联,优惠更多,更多”、“用银联,汇率更优,更优”、“用银联,返现更高,更高”的不断重复,在加上喜感满满的口音,仿佛魔音惯耳,魔性又洗脑。
值得一提的是,代表刷卡声音的“嘀一次”在TVC中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它让TVC的节奏从紧张转向平缓,强调了出境带银联卡的重要性。
同时,“嘀一次”也呼应了去年银联国际产品宣传片提出的slogan“带上银联‘嘀’一次,探索世界每一次”。
如果说去年的“嘀一次”是用“声音符号”让大众对银联国际的认知具象化,强调了银联卡在人们出境游时作为“陪伴者”的情感价值,那么这次在TVC中的露出,则让“嘀一次”融入到了更具体的出境消费场景中,让人更有代入感和画面感。
这是对品牌符号化传播的延展。银联国际通过品牌slogan-声音符号-洗脑TVC三个环环相扣的传播步骤,不仅使“嘀一次”完成了“文字-声音-画面”的多维度符号进化,也进一步拉近了和用户的沟通距离,强化了人们第一次出境用银联国际的消费认知。
敏锐洞察跨境支付行业趋势 以“省钱”心智构筑竞争壁垒
从2024年开始,银联国际在品牌传播上有了逐渐发力的趋势,以期通过更走心的用户沟通,赢得更多用户的信任。
银联国际选择提升传播声量的契机,离不开对跨境支付市场的敏锐洞察,即选择出境游的中国人日渐增多。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旅游者出境满意度研究报告》就指出,2024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1.23亿人次,出境旅游市场稳步复苏。
当中国游客纷纷选择出境游,正是银联国际推广跨境支付业务的黄金期。而如何通过差异化定位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是银联国际面临的重要课题。
而从三支TVC中我们已经看到,银联国际已经找到了解题思路。
在香港乘坐双层巴士的女学生,之所以骑着儿童车都要回家拿银联卡,就在于银联卡“优惠多”。
在日本居酒屋的时尚白领,结账时因为没有带银联卡而急得跺脚,钻地也要取回卡,因为银联卡“汇率优”。
在欧洲高级西装定制店的商务男士,没有带银联卡,从而风度全无,上演了启用播放器倒放画面、抢广告中银联卡等夸张情节,是为了不错过银联卡的“返现高”优势。
优惠多、汇率优、返现高,这三个在TVC中高频出现的关键词,用两个字提炼,就是“省钱”,这是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用户心智,也是消费者无法拒绝的利益点。
为了让出境游更省钱,银联国际还推出了“优计划”,实现了对跨境消费的定位服务、精准营销和立减优惠,支持银联卡跨境营销服务和持卡人用卡体验全面升级。
可见,银联国际的“省钱”从来不是说说而已,这一系列区别于同行对手的利益优势,也在用户心目中留下了“出境省钱,先用银联”的认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竞争壁垒。
一组传播组合拳 在文化认同中实现用户渗透
在复盘银联国际的传播策略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品牌始终坚持的是“情感对话”和“利益点输出”两手抓的策略,可谓“软硬兼施”。
最能突显这一点的莫过于三支TVC,尽管片子的画风是洗脑魔性的,但银联国际还是在其中埋了关于文化元素的彩蛋。
诸如香港篇的双层巴士、日本篇的居酒屋、欧洲篇的西装定制店,不仅对应了交通、餐饮、购物三个用卡消费场景,还与当地的标志性文化符号紧密结合,从而让人更有场景代入感。
此外,片子中还用财神、招财狗、吉祥物等符号进一步强化银联卡的“省钱”功能,也容易让人产生文化认同。“全球场景+中国支付方案的”组合,可以说正契合了中国游客的文化自信与消费升级需求。
再进一步深扒我们会发现,这种融合了文化符号的软性传播策略,其实已经融入银联国际的日常传播。
以银联国际的传播主阵地小红书来说,今年推出了#出境省钱 先用银联 这一话题攻势,以发挥小红书的种草属性,让更多人了解银联国际的优势。
除了直接传达机票立减、消费返现等省钱指南,银联国际还会事无巨细地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打卡路线、保姆级攻略等,让用户直观感受到如何在衣食住行等细节处省钱。
而在另一个传播阵地视频号,银联国际更像是一个旅行博主,把镜头对准了新加坡、毛里求斯、法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美景、美食,唤起人们对出境游的向往,传达出银联卡在出境游中扮演的“省钱”角色。再加上视频号与朋友圈传播的直接性,在每一次分享中,银联国际的“省钱”心智得以渗透到了更多人群。
可以说,小红书的强种草性+视频号的广传播性,已经成为银联国际的组合拳,它们可以让品牌在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传播中强化心智,让“出境省钱 先用银联”的认知深入人心。
潜移默化中,银联国际正在影响着大众出境游的支付决策,当人们决定出境旅游,第一时间想起“嘀一次”能省钱的银联卡,把银联卡列入旅行清单中。从单纯的支付工具升级为出境省钱的标配选择。这种潜移默化的品牌影响,正是银联深耕用户心智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