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花途旅游网。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扶沟县旅游景点大全

扶沟县旅游景点大全

花途旅游网 2024-08-02

扶沟县隶属河南省周口市,地处豫东平原。扶沟县古称“桐丘”,因境内东有扶亭,西有洧水沟,各取一字,故称“扶沟”。西汉高帝11年(公元前196年)始置县,是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

扶沟县是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故里,境内有凤凰岗遗址、古城遗址、宋代理学家程颢任知县时建造的大程书院古建筑群、文庙大成殿、千年古刹支亭寺和道教圣地雾烟山以及“吉鸿昌将军纪念馆”等。

1、扶沟景点:支亭寺

千年古刹支亭寺位于扶沟县西南柴岗乡寺前和寺后村中间,座落在南北走向、高出地面5米左右呈龟形状的土岗上。古刹规模雄伟,建筑华丽,气势壮观。寺山门前的一棵千年古槐,给古刹蒙上了一层神秘、朦胧的外衣。

古刹内设有佛祖殿、大雄宝殿、千手观音殿、天王殿、西方三圣殿、帝始天尊殿、地藏殿及东西殿庑60多间,总建筑面积2300多平方米,是目前遗留寺院中建筑华丽、殿宇齐全、佛道合一的一个奇葩。

古刹支亭寺始建于大齐武平年间(公元550-581),是在张志伯祠全神庙的旧址上修建起来。张志伯,西汉人,名释之,字志伯,高祖时任大夫之职,为官清正,刚正不阿,不畏权势,因弹劾吕戚吕产,被吕后罢官贬于鄢扶,定居在龟形的土丘上重建家园,院中种植奇花异草,花香四溢,并建小亭一座,名芝庭,龟的头部植槐树一棵,其意“植槐定宝地”。汉文帝时,鄢扶洪水横流,成为泽国,民不聊生。张志伯为治水患,发展农商,不顾年高体衰,带领黎庶挖沟排水,不幸舟翻遇难。其二子与百姓继续治水,终退洪水。

汉文帝被张志伯贬后的惊人事迹所感动,为其平反昭雪,并晋升三级,以相国礼葬于寺西岗上(公元1970年这一大型汉墓被毁),其住宅改为志伯祠,子加官进爵。东汉中期,志伯祠被改为全神庙,供奉天地全神。

北齐武平年间,佛教兴盛,文宣帝命国子监博士张思伯到此组织建寺工作,庙宇成为佛道合一的寺院,并定为紫亭寺。之后几度颓圮,数度修葺。至明正德年间,先后建竣天王殿、菩萨殿、大佛殿殿庑20多间,香火更加兴旺,僧侣多达五六十人,此寺成为佛教文化重要发展地。清嘉庆年间,因芝亭寺犯忌讳,把芝亭寺改为支亭寺,延用至今。1986年,支亭寺遗址被省政府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农历四月古庙会,方园数千里的善家斋公、游人商贾云集此地,寻奇探宝、烧香拜佛、经营贸易,日达数万人。寺内乐声入耳,经声不断,钟声远扬,香火极盛,驰名安徽、湖北、江苏等地,游人更是络绎不绝,一年多于一年。

古刹支亭寺山门前,有一棵高10米,树干围4.3米,长势旺盛、枝繁叶茂的千年古槐。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80年,西汉文帝初期,为官清廉、刚直不阿、不畏权势的大夫张志伯,因弹劾吕戚被吕太后贬到鄢扶定居,此树是张志伯亲手所栽,至今已2700多年。

2、扶沟景点:大程书院

大程书院位于城内书院街,南北长73.65米,东西宽39.9米,总面积2938.6平方米,大门3间,古槐1棵,龙门3间,古松2株,立雪讲堂3间,东西廊房各2排,每排13间,共52间。是遗留的县城时间较久、规模较大和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居全国第三位。

大程书院始建于宋代,为程颢所建。程颢,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理学奠基人。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至元丰三年(1080年)在扶沟任知县,尚宽厚,重教化、关心民疾,兴建学校。他亲自“聚邑之优秀子弟而教之”,亲书“书院”二字匾额悬于大门之上。并倡导“乡必有校”,请来有名望的学者到扶沟传道授业,使扶沟县域文风一时丕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书院规模雄伟,巍巍壮观,旧貌生辉。从建院始,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900多年的沧桑,进行了多次的扩建、重建,其规模不断的更新扩大,现在的“大程书院”是由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知县缪应缙重建。

走进书院,迎面是青石台阶,朱漆大门,高柱重梁,砖山瓦顶,重檐叠脊,布瓦跑兽,木雕彩绘引人入胜,大门两侧耳房10间,东西对称和大门混为一体,雄伟壮观。走过大门是“龙门”,“龙门”与大门风格相似,面阔三间,两侧有耳房8间,由月亮门通向东西耳房,各成小院,清静幽然。

继续前行,步入龙门(即二门)。据说龙门位于黄河上游,其流甚急,古代传说鲤鱼登此门即化为龙。科举时代称会试得中者为登龙门。在这里呢,把进入考场的大门叫龙门,也是对入学弟子、进取及第寄予的厚望。古代大诗人李白在诗中写道:”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在过去,只有“大比”之年方得开放,每当龙门开启,豫东百姓无不争先恐后赶往书院“跳龙门”,以期好运,久而久之成为百姓避霉祈神速、喜闻乐见的民俗。传说一跳“龙门”金榜题名,二跳“龙门”青云直上,三跳“龙门”财源广进,四跳“龙门”百年好合,五跳“龙门”得生贵子,六跳“龙门”富寿康宁。

在通往“立雪讲堂”的中轴线两侧,左左右右对称罗列着东西文场,呈南北行向,分为四,每排各13间,整体建筑结构严谨,布局规整,雕梁画栋,古朴典雅。全为蓝砖布瓦,古代风格的柱廊式建筑。是目前国内保留最完好的古代科举考场的原貌。考场边的两棵古松,高大挺拔,蔚然成阴,是当年重建书院的县令缪应缙亲手所栽。

书院的“立雪讲堂”,“讲堂”十米见方,前壁呈框架结构,棂子门窗,这是书院建筑的重要部分,“讲堂”高约十米,面阔三间,单檐斗拱,每间“六攒”,每攒三斗两昂,非常紧凑。显得高大雄伟,蔚为壮观,讲堂的门上悬挂着我国著名书法家吴三大书定的“立雪讲堂”,和大门两侧由著名书法家马萧萧书写的这幅楹联:“立雪见精诚,树尊师以令范;设堂明理性,遗重教之高风。”金字匾额,恰似画龙点睛,给讲堂镶嵌了明珠。

“讲堂”的中间塑了程颢的坐像,再现了他接人待物“春风满面”的历史旧幕。史书记载,程颢平时独坐或闭目养神,或思考问题,总是一脸严肃,一动不动,像雕塑一样。而给学生解答问题或待人接物却满面春风,和蔼可亲。

讲堂东边的一组塑像,只见程颐、程颢端坐,杨时、游酢(杨时、吕大临、谢良佐为程门四大弟子,都曾寓居扶沟师学于程颢)满脸恭敬站立求教,生动再现了“程门立雪”的典故。1093年,杨时、游酢二人已考上了进士,但他俩为了进一步深造,便辞去官位来找程颐求教。当时,杨游二人三翻五次来找程颐,可程颐为试探他俩的诚心,有意关门不风,闭门不收。

在一个大雪天二人双来找程颐求教。刚去的时候下的是毛毛雪,后来雪越下载大,足有一尺多深,程颐看到他们两人冻物像冰人一样站立门外仍不肯离去,求学心切,打动了程颐,才收他们为徒。后来人们就把程门立雪用为尊师重教的典故流传,所以大殿名为立雪讲堂。以此来教育后人虔诚求教,勤奋学习。

讲堂西边的群塑像是从“大程书院”步入仁途的历史名人。官员:有明代户部、兵部、刑部尚书刘自强,吏部尚书刘泽深;一代才子江西提学付史李梦阳;广东道监察御史杜化中;柳堂、杜化中、罗赞、曹嘉、卢传元、郝维乔、何出光、何出图等,都是从大程书院走出去的官员。

展望书院,古色古香、风景如画,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馆内常年举办文物、书画及其它各种展览,内容丰富,特色各异,游人如织。

2000年10月,“大程书院”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扶沟景点:雾烟山

雾烟山位于河南省扶沟县韭园镇,又名烟雾山、因雾烟与乌鸦音相似,所以当地也有叫乌鸦山的。原是我国“五岳”之一“中岳”嵩山山脉余支。道教圣地,扶沟八景之一。

雾烟山原是中国“五岳”之一“中岳”嵩山山脉余支,因雾烟与乌鸦音相似,所以当地也有人称其为“乌鸦山”。据传春秋战国时期,雾烟山为道教始祖老子西行路上讲道的头一站、第一个道教圣地。

据传春秋战国时为道教始祖老子西行路上讲道的头一站,第一个道教圣地。当年老子从家乡鹿邑西行,来到扶沟雾烟山时,因口渴寻水时。听当地百姓说此地无井,全靠雨水活命。老子因而停留此地召集人们讲经说道,感化众生。七七四十九天后,山上突然冒出取之不竭的泉水。人们感恩老子,称赞为“天井”。山上树木葱郁、烟雾缭绕、竞日不断。雾烟山因而得名。

雾烟山兴建庙宇。共建有将军殿(即山门)、老君殿、玉皇殿、王母殿、人祖殿、祖师殿、老母殿等诸殿。山后有一古刹白云寺。殿宇大都是仿古建筑,有廊柱、挑檐、斗拱、彩绘及明黄琉璃瓦。建筑辉煌、塑像生动,是善男信女烧香求愿之圣地。每逢三月三、六月初一古庙会时,香客如云、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沿扶许公路并骑迤逦西向,经老镇韭园转向北约四里许至雾烟山脚下。沿南门拾级而上,面一座殿堂曰将军殿,想必是镇守山门的了。正对将军殿的南门两侧蹲着两头石狮,须发怒张,圆眼环睁,很是威武。南门东侧是一面壁墙,上面用隶书誊刻了雾烟山的种种状状;两侧是一座戏台,廊柱结构,颇有几分气势,只是没赶上庙会,没有穿红着绿的帝王臣子在上面摇摆,也没有丝竹琴弦婉转悠扬,只剩下这座戏台静静的坐着。

将军殿为穿堂建筑,过道两侧站了两位浓彩绘就的将军,横眉冷对,指手画脚,煞是威严;让人心生几分寒意又有几分温暖,将军殿上面是一个亭子,可沿两侧梯阶而上。

过将军殿向北是老母殿,再向北是药王殿,再向北是龙王殿、关公殿等等,七八座庙宇由南向北一字摆开。殿宇大都是仿古建筑,有廊柱、挑檐、斗拱、彩绘及明黄琉璃瓦。殿前有砖砌的大大香火坑里面满满的灰烬和袅袅的香烟证明着神佛的兴盛。殿门两侧多有一位姓刘名明的人留的不能算诗的四句;门里有老的女人坐着,照例有蒲团和功德箱;也照例供奉着君、母、爷、奶、菩萨龙王之类的神灵,或横眉冷对或慈眉善眼默默地接受着人们或真或假虔诚的膜拜。殿门外左或右的角处都立着一块用大理石凿就的功德碑,顶端刻着“万善同流”。

从将军殿上亭子四望,发现雾烟山只高出地面二三十米,方圆也不过一二里许。也许是历经沧海桑田的变幻,巍巍高山慢慢湮失而致。山上树不多,有槐、松、楝和核桃树。山上树木葱郁,烟雾缭绕,终日不断,雾烟山因而得名。

4、扶沟景点:吉鸿昌将军纪念馆

新馆位于扶沟县城鸿昌大道东段,由主馆、纪念广场、国防教育园、休闲公园四部分组成。2007年,扶沟县开始规划建设新馆。新馆位于扶沟县城鸿昌大道东段,历时3年建成,占地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基本陈列面积2600平方米。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是省、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新的纪念馆已于2009年11月24日,吉鸿昌将军就义75周年之际开馆。省委书记徐光春、吉鸿昌将军之女吉瑞芝与参加开馆仪式。

2017年1月,吉鸿昌将军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Copyright © 2019- huatuowend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495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