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知识森林,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森林。
一
知识森林有什么用
在说知识森林之前,我们需要认识一个概念,叫做多元思维模型,简单来说就是多元模样的的思维。
与多元思维对应的就是单一思维,比如一个人经常使用锤子就能解决钉钉子的问题,这个人就会形成单一思维,所有的问题都能用锤子解决。
然而这个世界很复杂,复杂到一般人很难想象,所以必须要学会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工具来解决,这就需要有多元思维。
知识森林,可以说是多元思维模型的基础。知识森林就是一个知识体系,当我们有了自己的知识森林,就不会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锤子来解决了。
而一个人的知识森林越大,里面的树越多、越高,这个森林生态就越多样,这个人的思维也就越多样。面对问题时,解决的办法也就会越灵活。
二
如何构建知识森林
知识森林,首先要有知识,而知识都是从开始的一个点慢慢拓展,直到最后成为一个森林。而这个拓展的过程,就是在构建知识森林。
拓展知识的第一个原则——不要轻易断定任何知识没有用。相信很多人都会说学解方程什么的有什么用,将来菜市场买菜又不不会让我解方程买菜。
但是你忽略了解方程最基本的一个用途,而且是每一个做父母的都躲不过的问题,将来孩子做作业不会你得辅导。孩子不会,你也不会,比说你多尴尬......
再举个栗子,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样一个案例,说有一个公司的生产线总会出现空盒子的产品包装,如何能检测出来这些空盒子的包装呢?
很多工程师就开始想着用各种传感器,称重仪什么的,但是一个工人说直接用风扇一吹不就好了,空盒子自然就掉下来了。
然后很多人都在笑高学历的工程师,夸赞那个工人的智慧。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个工人确实很有创意,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了问题,而且成本很低。
但是这个故事的背后还有看不见的故事,那就是如果是我们自己遇到了这个问题,我们会怎么解决?我们在笑那些工程师的时候,是不是也表现出了一种对知识的不尊重?
你可能会觉得我说的有些夸张,但是工程师的办法确实也可以解决问题,而且这个办法很可能可靠性要比一个风扇高。所以,不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对所有的知识保持尊重。
构建知识森林的第二个原则——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阅读中也是如此。但是我们无法找出所有问题的答案。这里就有一个拓展知识森林的办法,我们可以专注于某些问题,然后通过找资料、向别人请教来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们继续围绕这个问题深挖下去,甚至可以无限制的循环下去,因为问题往往关联着问题。比如,想找一个对象,第一个问题就是找谁,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追求,第三个......
当然,想要构建一个知识森林,不是一天两天,一本两本书就能搞定的。我们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好奇心,不断地寻找答案。
三
如何扩大知识领域
很多人看过很多书,但是知识比较松散,没有形成体系。原因就是所有的知识没有用逻辑联系起来,没有在知识体系的框架里。
构建知识体系,首先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这个方法我们在之前提到过,就是拓展阅读时的两种方法,框架式和链条式选书。(详细内容请参考之前读书系列第一个分享)
接下来,我们需要继续往外拓展自己的知识,从一个小的领域上升到学科的高度。
举个简单的例子,机械学中的五大力学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塑性力学、流体力学和液压传动力学,我们从理论力学上升到机械学就是从小领域到学科的上升。
四
最后
最后,还要给大家提醒一下,知识森林一定是建立在有一定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像一片沙漠里要植树造林一样,从一棵树开始,不间断的一棵一棵种下去,还不能偷懒。
在阅读领域,一般来水读某个细分领域读5-10本书以后,才算是达到了拓展的门槛,可以搭建一个知识框架。而上升到下一个高度,至少也得10-20本书。所以,少年,加油吧。
构建知识领域成功后,还可以打造自己的知识IP。这个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了解。
本期结束,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