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案写作必备技法(60种中文修辞手法带你上路)(三)

来源:花图问答
网络图片

接着上一期,作最后一次分享,希望诸位在常规写作和文案写作中有所启发。

32.飞白

白,指“白字”,“飞白”就是故意写白字。是明知其错而有意仿效。

嚯呀,士别三日当“割”目相看呀,这才几年,鸟枪换炮了?啧啧,西装革履,大腹piǎpiǎ,厉害啊!——将“刮目相看”刻意讹为“割目相看”是文字飞白,将大腹便便(pián pián)刻意讹读“大腹piǎpiǎ”,这是语音飞白。有朋友间随意揶揄讥讽意味。
某一网络视频广告文案,应用飞白

33.列锦

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

经典的列锦有“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多个名词罗列表达意境。

34.对偶

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讲究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35.顶真

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上下句的字数或平仄不限,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制造环环紧扣,引人入胜的抒情效果。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脑白金)

36.回环

词语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的语言片段连在一起,形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
科学需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更需要科学。(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网络图片

37.镶嵌

在某些词语中插入某些无关紧要的字眼,或者插入某些相关的字眼,拉长句子。

“执好政兴好市为好民”。本来“执政”“兴市”“为民”都是结构较为紧密的动宾短语,不料却在每个词中间,被分别嵌进一个“好”字,拉长句子。

38.夸张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
夸张手法广告

39.反语

反语的作用是产生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加多宝与王老吉广告

40.反问

指反过来问提问,表达与字面相反意思。

岂止于大(iphone6)

41.设问

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生命的路》)

42.翻新

现成的名言警句、成语、俗语、广告等改动一两个字后赋予全新的寓意,或者反其意用之,或增减或者变换词语,翻出新意。

43.换算

把难于理解的抽象的数量,从人们的感性出发,作形象化的描述的修辞方法。

我国东北区的面积约 83 万平方公里,虽然还占不到全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8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多日本或三个半英国的面积。
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手机广告)

44.白描

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不加渲染,源自于国画术语。

如杜宣的《井冈山散记》中,有段文字叙写井冈山茅坪的“八角楼”,作者用朴素的语言,简明地写房间内简陋的陈设,重点介绍了“八角楼”名称的由来:“房间内的光线不够,所以在房间正中顶上,开了一个八角形的光斗。因此大家就把这个楼叫做‘八角楼’。”
网络图片

45.摹绘

摹写人对于事物情状的感觉的修辞方法。摹绘能把客观对象的声情状貌描绘得具体可感,真切动人,比白描更具体生动。

46.示现

利用想象力,将过去、未来或想象中不可见不能闻的场景具体呈现出来,增加行文的画面感。

网络图片

47.跳脱

由于语意的含蓄,心思的急转,有时故意中断所说的话,比如:

七斤自己知道是出场人物,被女人当大众这样辱骂,很不雅观,便只得抬起头,慢慢地说道: “你今天说现成话,那时你……” (鲁迅《风波》)

48.层递

把要表达的意思按照大小、多少、高低、轻重、远近等不同程度逐层排列的写法。就是层层递进或递减,升华主题。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毛泽东《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

49.警策

使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意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辞格叫警策。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夏衍《包身工》)

50.委婉

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丑话美说。

51.婉曲

与委婉类似。适用面更广,曲折吞吐微辞等。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运用侧笔,设想将来重逢,回味今日的分离。

52.倒文

将词序颠倒排列,仍能构成完整意义的修辞格,它常常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审美哲理效果。

例如胡愈之为《博览群书》创刊题辞:“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仅三个字词,只是颠倒了词序,就变化成语义相关的三句话,富有哲理…

53.倒装

语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颠倒顺序的一种语法现象,常常具有强调语气。

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

与倒文区别在于一个是针对文字词序,一个针对语法结构。

网络图片

54.分承

把本来应写成两个短语或两个句子的话,合并为一个短语或句子,也叫“合叙”。

偶偶尔顺耳目之观听,惜身意之是非。(《列子·杨朱》)“耳目之观听”是“耳之听,目之观”的合叙。

55.互文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互不相干,实则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这两句亦为互文,当窗亮敞,对镜顾影是理云鬓,帖花黄的共同条件,意指“当窗、对镜理云鬓帖花黄”。

56.互体

与互文类似。

57.拈连

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本来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来用到乙事物上,使上下文联系紧密。

你别看我耳朵聋,我的心并不聋啊!......

58.连及

在行文时为凑个音节而在一词的前面或后面连上一个与其意义相类或相反的词的表达习惯。不常见作了解。

“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马”不可造,“造车”而连及“马”,变成双音节词。

59.呼告

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 《诗经·硕鼠》


60.歇后

运用歇后语。

以上就是针对修炼语言魅力的全部修辞技法,希望诸位在写作中多加利用,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

网络图片

END

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