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82年生的金智英》:女孩经历的坎坷,靠女性自我救赎才能减少

来源:花图问答

一本200页预估销量8000册的书,在韩国实体书销量突破100万册,同名电影上映引起巨大的反响。对同名电影,男性的平均打分是2.59,女性9.51。电影女一号的扮演者郑裕美受到网友谩骂,“你可以滚了!”“这将是你最后的影片”“神经病”……

这本书就是《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赵南柱因本书被评为“年度作家”,这本书让赵南柱成为名人,也让赵南柱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82年生的金智英》封面上写着“一个女孩要经历多少看不见的坎坷,才能跌跌撞撞地长大成人。”这本书讲的是韩国社会对女性不友好的故事,这种不友好也让中国读者感同身受。故事主角是1982年出生的金智英,她很普通,普通到像我们身边的的姐姐,甚至是我们自己。普普通通的金智英,成为亚洲10年来罕见的现象畅销书。

image

01 接受:女人生来就该默默无闻地奉献

金智英的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家庭主妇,她有一个大她两岁的姐姐,一个小她五岁的弟弟。金智英的妈妈,在生两个女儿的时候,哭着对奶奶说对不起。第三胎怀了女孩,流产了,第四胎确认是儿子才生了下来。

全家人对弟弟的偏爱是毫无掩饰的,好吃的好玩的必须弟弟优先。金智英和姐姐早就习惯了,她们把这一切偏心的行为做了合理化解释:因为弟弟小,所以要让着弟弟。

金智英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她的妈妈是无私的奉献者。在娘家放弃上学机会,供哥哥弟弟读书,在婆家尽心侍奉公婆,照顾丈夫和孩子。每个人都觉得她的付出理所当然,没有一个人对她说谢谢。

金智英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着要保守,行为要检点,危险的时间、危险的人要自己懂得避开,否则问题出在不懂得避开的人身上。

金智英小心谨慎避开麻烦,但麻烦还是会来找她。她怀孕坐地铁,被小青年嘲笑,“肚子都大成这样了,还做地铁出来赚钱,真不知道在想什么?”

金智英全职在家照顾孩子,喝了杯咖啡,被同样喝咖啡的人叫“妈虫”,“妈虫还真好命,用老公转来的钱买咖啡喝,整天到处闲逛。”

image

金智英去看医生,医生说,“以前都是拿木棍敲打衣服清洗,现在洗衣服有洗衣机,还有吸尘器,现在的女人有什么好辛苦的?”

金智英上学,工作,结婚,都无法逃开社会对女人的偏见。整个社会都告诉金智英,女人为家庭付出是天经地义的,女人的付出是微不足道的。从小在这样的社会里熏陶,金智英和很多的女性一样,默默接受着这些不公平。

有人会说,现在女人地位多高,哪还有这么多重男轻女的现象呢?的确,现在很多家庭里女人地位很高,连孩子运动会都拉出横幅“我爱学习,学习让我妈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但高低位是怎么来的?孩子的作业只有妈能辅导,信用卡水电费只有妈知道怎么缴费,衣柜书架抽屉只有妈知道怎么收拾……这算地位高吗,更像个高级管家吧?

02 觉醒:偏见一直都在,反抗的前提是意识到它的存在

金智英的学校,吃饭结束时间是一致的,但开饭时间不一样,按学号从前往后排,学号靠后的同学吃饭时间就短。学号排序是先男生后女生,这样的规则持续了很多年。只有柳娜举手向老师提出了建议,应该改变吃午饭的顺序。老师才决定每月交换一次吃饭顺序,换来了暂时的公平。

image

金智英在学校被调皮的男孩子欺负,她向老师申请换座位。老师善解人意地告诉她,男生喜欢女生,才会故意“欺负她”,她不应该要求换座位,而是应该正确处理和男生的关系。金智英开始怀疑,喜欢一个人怎么会欺负她呢?

学校里出现了暴露狂,大姐头带着几个女孩子把暴露狂抓住,交给警察。学校老师不但没有表扬这几个女孩,反而会经常敲打大姐头的额头,“女孩子怎么这么不知道羞耻,把学校的脸丢光了”。大姐头是不认同老师说法的,她觉得错的是暴露狂,她会在老师离开后朝窗外吐个口水。

金智英上补习班被跟踪,她让爸爸来接她。在等爸爸来的时候,那个男生紧贴在金智英身后说话,金智英吓傻了。公交车上的一位女士跑过来替金智英解围。回家路上爸爸不停指责她“不该去上补习班,不该跟陌生人说话,裙子不该这么短”。

image

那位女士安慰金智英,“这不是你的错,这世上有太多奇怪的男人,是那些人有问题,绝对不是你的问题。”这句话给了金智英力量,帮年幼的她走出了那段心理阴影。

经过漫长的岁月,金智英的妈妈逐渐意识到,当初为了哥哥弟弟放弃梦想的牺牲是多么不值得,她不想让女儿走自己的老路。金智英的很多同龄人也意识到了,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偏见是不合理的,错的不是自己,是那些犯错的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很多人都像金智英的老师和爸爸一样,给金智英们的伤口上撒过盐。在2000年,我老家有个10岁的女孩被邻居强奸了。女孩家报了警,邻居被判了刑,但这个女孩成了村里人指指点点的对象。我小时候也认为,是女孩穿衣服太招摇,太显眼,才会引来祸端。

后来我长大了,看到更大的世界,读了更多的书,我才明白我的想法多么恶劣。明明是坏人的错,他触犯了法律,违背了道德,对一个10岁的女孩犯下滔天大罪,我们却在谴责女孩,就跟金智英的爸爸做的一样,为什么被欺负的是你,一定是你哪里做得不好。

image

这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理所应当,长年沿袭下来的习惯也不一定是对的。只有接触到“理所当然”之外的世界,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才可能会觉醒,有勇气质疑一切“司空见惯”的不平等。

03 抗争:哪怕是孤军奋战,也要勇于抗争

金智英工作了,她的组长是公司唯一的女组长金恩实。作为职场新手,金智英主动承担了很多杂事,给组员泡咖啡,打扫工位,订餐。有一天,金恩实告诉她,以后不用做这些杂事,这都不是你该做的,新来的男同事从来不会主动做这些,但女同事都会主动做。

公司有规定,怀孕的女性可以晚一小时上班。金智英怀孕后不想听同事的闲话,她强忍着身体的不适按正常作息时间上班。虽然她很快就后悔了,享受公司给予的特殊待遇,会被视为赚到便宜的人。不想变成同事眼中赚到便宜的人,就得咬牙苦撑、认真工作,害得其他同样怀孕的女同事也一起遭殃。

金智英在职场上的微弱抗争,远不如金恩实来得强烈。

image

金恩实是公司的元老,一起创业的男同事都成了公司骨干,女同事却接连离开。金恩实很困惑,为什么职场留不住女人,亦或是职场容不下女人?

金恩实工作很拼,她生完孩子只休息一个月就上班了,她比男同事付出更多努力,只为了扭转职场对女人的偏见。她当组长后,取消了很多不必要的加班和应酬,让员工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她给刚休完产假的女下属鲜花,让她安心工作,但几个月后女下属还是离职了。

金智英也一样,她没办法兼顾职场和家庭,为了孩子,她也辞职了。金恩实没有放弃职场,她仍然在抗争。公司的女厕被人装了摄像头,视频上传到网上,公司的男同事发现了视频,他们没有告诉女同事,反而把视频在公司男同事间传播。

一个男同事警告身为同事的女朋友,以后不要在公司上厕所,偷拍的事儿才被知晓。接受警察询问时,公司男同事还一副与自己无关的神态,很多女同事承受不了巨大的压力辞职了。

金恩实也感到异常的疲累,她想带着公司仅存的女同事一起跳槽,离开这个让她们心伤的公司。

image

现实就是这么讽刺,害人的人,只可能会有鸡毛蒜皮的损失,受害者则要做好失去一切的准备。金恩实像个战士,她一直向不公平抗争,捍卫女性的尊严。

相比之下,金智英更像个逃兵,她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最多对着丈夫发几句牢骚。比如,在丈夫说帮她做家务,帮她带孩子的时候,她反抗说,“为什么是帮我?难道这不是你的家,你的孩子吗?如果我出去工作,我赚的钱就只是我自己花吗?”

但金智英的抗争也仅限于此,即使她冲着丈夫怒吼,能不能别再说帮我了,她也会主动道歉,因为她觉得僵持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大部分时间她都默默承受一切。直到有一天,她无法再承受的时候,她会选择另类的路途来自我救赎。

04 自我救赎:困住女性的牢笼,唯有自我救赎才能挣脱

做了全职妈妈的金智英,彻底被困在牢笼里。她的产后抑郁加育儿抑郁,让她分裂成好几个人,她经常用别人的口吻说话。

最严重的一次爆发,是去婆婆家过中秋。小姑子在婆家是长媳,操持完婆家的事,回到娘家过中秋,她累得躺在沙发上休息,跟她的妈妈金智英的婆婆说,“以后松饼煎饼年糕牛骨汤这些东西不要自己做,直接买就好,搞得大家都很累。”

image

金智英的婆婆不以为然,问金智英,“你会觉得辛苦吗”

金智英用她妈妈的口吻说,“我们家智英每次过完这种节日,都全身酸痛。……只有你们家人团聚很重要吗?你们的女儿可以回娘家,那也应该让我们的女儿回来才对吧?”

金智英的异常,以丈夫带着她仓皇逃出婆婆家结束,金智英也开始了正式治疗。

金智英用妈妈的口吻说出心里话,也算是她对自己的救赎,只是以一种病态的方式呈现。有人说,金智英太矫情,太软弱,没遇到什么大的波折,还把自己搞成这样。的确,金智英虽然因为丈夫说帮忙做家务而生气,但丈夫还算体贴她,小姑子也不像电视剧里那样搬弄是非,反而劝慰哥哥好好待金智英。她的奶奶虽然重男轻女,但妈妈并没有苛待她,在爸爸让她“等着嫁人”的时候还大声斥责爸爸,让她反击。

image

作为女儿,金智英还算幸运,作为妻子,丈夫对她也不错,作为母亲,她对女儿也尽心尽力,唯独作为金智英自己,她太失败了。

她所有的不满,所有的不如意,是因为她向现实妥协,她失去了自我。她对别人说她“妈虫”那么在意,是因为她也不认同自己作为全职妈妈的价值。

自我认同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学概念。简单说,就是自己对自己的价值判断,能为自己提供的稳定的、持续的认同感。金智英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她的童年没有给她足够的自信,她读的学校、工作过的单位、结婚后的新家庭,都没有让她焕发光彩,她体会到的更多是女性在社会上的艰难。

也许她曾经想过抗争,她曾经提出自己的需求,但不管是老师,还是家人,能给她的只有空空的安慰,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凭她一己之力,她无法撼动社会对女性的偏见,所以,她放弃了抗争,心不甘情不愿的接受着,并把这一些内化成自己的价值。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投射性认同”,就是把外界环境的评价和影响内化成自己的认知。

image

在小说中并没有交代金智英的病到底怎么样,但这并不重要。金智英陷入的困局,很多女性都会面临。每个妈妈都要面临养育孩子,家庭和事业的平衡问题。很多妈妈像金智英一样选择做全职妈妈,身体的累通过休息可以缓解,心里的困局唯有通过提高自我认同感来摆脱。

提高自我认同感,从接纳不完美的自我,找寻最真实的自我开始,明确勾勒出自己的喜好,做真实的自己。用肯定自己、接纳自己来代替自我怀疑、自我批判,并让这一切成为惯性。

改变社会的观念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改变自己却可以凭一己之力,一家之力做到。就算全世界说你是“妈虫”,只要能肯定自己的价值,家人认可你的付出和努力,又何必在乎旁人尖酸刻薄的语言呢?

女人都会成为妈妈,妈妈对女性、对自我的认同会投射到孩子身上。一个对自己高度认同的妈妈,会养出尊重女性,认同自己的孩子。孩子是未来,妈妈则是指引未来方向的旗帜

困住女性的牢笼,唯有依靠女性的自我救赎才能挣脱,越来越多的女性觉醒,女孩长大遭受的坎坷就会越来越少。这就是《82年生的金智英》告诉我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