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律事通
前几天,公号推出了一篇文章《美国队长——英雄内战,你支持谁?》,时值《美队3》公映,国内市场3天6.25亿票房,想想2010年大成(北京)律师事务所一年的收入是590,411,401.44元(5.90亿元),漫威三天拿到了大成一年的收成。不禁感慨426名律师累死累活一年让美队轻松超过,超级英雄果然是超级英雄。不过本文要谈的却是其他问题:自负的斯塔克和制度的钢铁侠。
一、自负的托尼·斯塔克
看过《钢铁侠》独立篇以及《复仇者联盟》的观众都应该知道托尼·斯塔克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自负。俊朗的外表、天才的智商、雄厚的资本、不羁的个性与美国梦中的自由精神,这一些铸就了托尼自负的性格。为此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尤其是《复仇者联盟2》中制造了奥创,《美队3》中托尼为此深深懊恼,再到斯宾塞的母亲将照片按在托尼胸口那一刻,托尼几乎是崩溃的。但这种自负的性格终究难以改变,托尼指责“黑寡妇”娜塔莎·罗曼诺夫将双面间谍生涯变成了一种生活,娜塔莎反驳托尼说:你什么时候能改改你自负的性格。是的,托尼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自负的性格,对泽莫计谋的不能预知、对冬兵杀害提恰卡国王判断的失误、对“鹰眼”巴顿的错误评价都一定程度上来源于他的自负。
二、何必期冀于美队?
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是一个悲哀的时代。一个英雄拯救的时代,必然是一个不堪的年代。我们歌颂英雄人物拯救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一次次的英雄壮举除了满足我们对于美好故事与个人梦想的向往,完全是一种令人痛心的文化符号。当一个英雄人物死去,我们无法阻挡朴素感情的简单流露;但一个英雄的逝去让我们始终沉浸在怀念之中,我们就不得不反思,我们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后了!
我们为什么怀念英雄,因为世间有太多的不平。最近火热的一部日漫《我的英雄学院》讲述的就是一个到处暴乱的时期;《三国演义》中群英荟萃,吕布、赵云、典韦、关羽、张飞、马超个个武力高强,人民却生活得水深火热;前几年,国内掀起一股民国热,怀念诸如胡适、鲁迅、周作人、蔡元培、王国维、陈寅恪等大师辈出的时代,可曾想民国年间的民不聊生?军阀混战,直系打奉系、冯玉祥与阎锡山联手打蒋介石。何以窥一斑而不见全豹?
记得2015年中,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党委书记何勤华教授、杜志淳教授卸任,童之伟教授发文说:“我(童之伟)祝杜、何二位卸任后回学校当教授愉快!但我不希望华政同事们某一天会怀念他们两位主政的岁月。”其实是同样的道理。
道理很简单:我们为什么需要美队?因为世界太不安全了。
三、制度的钢铁侠
但无论多么自负的斯塔克,在《美队3》中都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妥协、协议、协商正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典型特征,哲学王早已死去。
首先,斯蒂夫·罗杰斯,也就是美国队长首先忘了自己作为一名军人的身份。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美国队长变成超级英雄后似乎忘了自己普通士兵的身份。
其次,美队的确是一名好朋友,为了冬兵,危难时刻敢于同他承担,即使在违反现有法律框架的前提下,他毅然决然选择了这么做。算是一名最佳“损友”。
最后,在这一集中,他也的确比斯塔克有远见。具有一名超凡领袖的特质,指引队友、开导队友、为队友承担责任。
但一切都抛开了现代民主要素这一前提。现代民主以代议制和商谈理论为主要架构,通过法治方式确保民众不生活在一种压迫和不可预期的生活中。法治为人们提供一种可供监督、选择的制度框架,无论是美国队长,亦或是人工智能的幻视都必须受到限制。
依赖于美队的超远卓识无异于寄托于希特勒能带来美好一样,除非你假定美队决不会犯错误以及美队的确能保证每次都能做出正确的抉择。但显然不是如此,钢铁侠不能保证,美队也不能保证。
回到最后,唯一值得支持的理由无非是功利主义的考量,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得已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这一道简答的数学题,简单是因为人们忽视这道“数学题”的前提:我不是少数人。抽象化概念让我们以第三人的视角或者上帝的视角来审视功利主义考量。但谁告诉你——你是多数人或者数学题以外的上帝了?
想想斯宾塞的母亲,沦为少数人的斯宾塞。对于斯宾塞来说,整个世界都没了,多数人的世界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下一个人是你,你愿意倒在美队不慎打到坍塌的围墙下吗?令人痛恨的泽莫为什么会选择报复,不也是因为他的妻子与孩子死在复仇者联盟的不小心之下了吗?将所有的问题归咎于功利主义原则往往就是在逃避问题,从泽莫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正是这一功利主义原则催生了报复的开端。
人们可以责难泽莫的品质有问题。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换做是你,你能怎么做?领取政府赔偿,下葬妻儿,然后化悲愤为力量努力工作,为建设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量,著名的伦理学家、法哲学家罗尔斯提出了自己的正义论,我们都是站在无知之幕后面在选择。所以,钢铁侠是正确的!斯塔克可以自负,但制度可以约束他(虽然最后他还是跳出了制度框架,去西伯利亚找美队)。
当我们褪下英雄梦和英雄体质,我们需要考虑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柏拉图的哲学王的确是一种完美的选择,可哲学王从未产生或者早已死去。美队虽然具有超凡能力,却也不是哲学王。如今,只有“伟大的”金正恩元帅才敢说自己是宇宙大脑、智商卓绝。平壤人民一个月吃几次鱼都要他操心,不知道还有什么事情不需要他操心?
现代民主不完美在它不能实现哲学王式的统治,但这也正是它的“完美”之处。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将制度变成自己的注脚,人们可以控制超级英雄,即使人们最后选择了功利主义原则,也起码是自己选择的。超级英雄面前,我的生死不是蝼蚁般拿捏于他们的手中,才是民主的曼妙身姿。
当然,某种程度上民主可能滑向民粹,制度理性具有一定的僵化的可能。但这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民主制度不仅包括人民主权,也包括权力的制约平衡、司法缓冲与法治框架下的自由裁量权等等要素,不能武断的下结论也是民主的要素之一。
这么多的论述不是说民主没有缺点,民主自身存在一定的悖论。在柏拉图放弃哲学王的那一刻,法治小胜一场,胜在法治瑕不掩瑜。在哲学王从天国来到之前,我们还有一个可以凭借的制度。
如果在上帝看来,依赖制度是人类的惰性,更是人类的罪恶,我想说,请您快点降临,为我们改善。也许正是您的推迟到来,在加剧我们的罪恶。也许上帝之外还有一个上帝的上帝,对上帝来说,上帝的上帝推迟到来正是上帝得不到救赎的最大原罪。
四、《美国队长3》结束了?
两个多小时的观影,绚烂的特效让我目不暇接,我所心仪的钢铁侠被揍的“稀里哗啦”。文章结束后,我也算谈了一点对前文的小回应与自己的小认知。但《美队3》远没有结束,法治更没有结束。法治没有将所有的问题解决,我们还有很多问题要谈,凭什么民主制度被我们所认可?又凭什么依赖法治?我们何必遵从法律,这涉及一系列的政治哲学、法哲学与伦理学问题,本文权作砖,抛之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