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不敢要二胎的宝妈:婚前苦不算苦,婚后苦才是真的苦

来源:花图问答

作者:逗逗,图片:摄图网

原创作品,抄袭搬运必究。

01.

当年裸婚,现在的婚姻幸福吗?

有了孩子之后,将如何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

我采访了一个宝妈,深有感触,我将她的描述采用第一人称表达出来。

作为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我比较有发言权。

跟我老公结婚时是裸婚,两个人穷得叮当响。

当时也是抱着两个人一起奋斗可以改变生活的信念在一块儿的。

可是,有了孩子,开销一下子增加了,才发现原来的想法有多么天真。

孩子还小,抵抗力也不足,只能买一些质量好的东西给她使用,买的东西多了,家庭压力自然也就有了。

当然,既然选择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就该尽全力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这无关富养穷养。

老一辈的人,总说当年日子多艰难,不也拉扯大这么多孩子?

但是,如今时代背景不同了。

世界变得太快,物质决定着精神层面的丰盈与否。

如果一个人,总是在算计怎么解决温饱,为生计而奔波,哪里还有精力去考虑其他的发展?

说得再准确一点——父母确实是孩子的起跑线,有的孩子,终其一生才能到达罗马,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在罗马,但这并不能成为为人父母不努力的借口。

改变一个家庭,甚至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都是通过微不足道的努力积累而来。

大多数人,都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如果父母没有太大的物质欲望,一家人安贫乐道也好,少点怨言。

最怕的是,欲望和能力不匹配,或者是把自己实现不了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由此产生了悲剧。

有多少钱,就过与条件匹配的生活。

有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了生活能过成什么样。

02.

生孩子真的对家庭经济影响很大吗?

另外一个朋友A,从怀孕开始,就和老公约定:

每个月都要拿出一部分钱单独存起来,作为孩子额外的养育资金。

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跟朋友儿时的经历有关。

她小的时候,虽然家庭经济也不是很好,但是一切合理的开销,都会被父母满足,她一直很感激。

但是,她有几个家庭条件很好的同学,由于他们父母的思想观念狭隘,导致孩子的消费观无法正常享受美好的生活。

同学的父母,对孩子的任何消费要求都是拒绝的,认为孩子都是在乱花钱,不懂得省钱。

长大后,这几个同学即使挣了大钱,也是非常苛待自己及亲人,包括自己的孩子。

他们把自己童年时候受的委屈,又加注到了孩子身上。

所以,即使不是大富大贵,尽己所能也要满足孩子的一切合理需要。

作为父母,还是需要努力挣钱,为自己,为父母,为孩子,朝着人民币的方向前进。

03.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决定要二胎之前,越来越理智了。

一个朋友B,生了大宝也有几年了。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好多人问她为什么不生二胎,她觉得以夫妻俩目前的经济和精力,都只够养一个小孩,还是应该量力而行。

在没有余力的情况下,她不想被二胎压得喘不过气,活得太焦虑,对孩子的心态也不好。

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小孩一出生就生过在这样的环境下。

身边不乏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盼着男孩,结果生到第5个才是个男孩。

但家里条件不足于负担,只能让较大的两个读初中的姐姐休学,照顾下面的弟弟妹妹。

这样的安排,这对于那两个姐姐来说很不公平,人生几乎没有新的可能性了,成年之后,早早嫁为人妻,但他们没有选择。

这样重男轻女的例子,不胜枚举。

追根到底,是家里穷的命根没有改变,没有从源头上解决。

作为父母,既然给了孩子生命,就应该对孩子负责。

柴米油盐是父母该操心的事,不应压在他们稚嫩的肩膀上。

04.

作为一个20+岁的姑娘,我还是想说,婚前可以穷,但结婚一定不要穷!

思想要富足,物质条件也不可少,婚前苦不算苦,婚后苦才是真的苦。

身边很多朋友很年轻就结婚了,年少冲动,以为是为了爱情,婚后才知道生活的真相。

生活离不开钱,只有在钱够维持生活的条件下,夫妻的感情才能更加和谐,才能为孩子倾注更多的爱。

05.

今日话题:

你觉得生二胎,更考虑夫妻感情因素,还是经济因素?

欢迎留言分享~

-END-

作者:逗逗,网易认证情感达人,微博签约自媒体,专注两性情感。

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私聊逗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