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旧迎新,曾经已远去,未来已到来;新的一年,让自己用心去迎接吧!
时光如隙,稍纵指尖。没有宁静的视界,只有永恒的时间;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在变化着。在此辞旧迎新之际表达一下此刻真实的写照:毕业近两年,而我还是这般,从一无所有的毕业到如今一无所有的上班,只是心绪多了些许惆怅罢了!这一年半以来,从最初毕业毫无方向的壮志满怀到如今筹措不展的毫无方向。
2015这一年从最初毕业走出校园做美工,到慢慢转向运营,在这个过程中曾想过去做大神(程序猿),之前大学闲暇之余都会去学点代码啥的,但最后我发现我虽然长的没那么夸张,但却并非那么宁静,感觉成神的路不太适合我,至多也就是当做一种兴趣爱好罢了。而无意间了解到这世界上还有产品经理这么一种人,看了些乔布斯、张小龙之类的故事,感觉这就是一个比大神还牛比的职业,顿时觉得我认识的世界原来不是那样。
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的分工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统一的社会大劳作分工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于现在的社会发展,而是转而出现了社会垂直化精细分工。即作为产品人,你可能各方面的知识都需要了解一些,但是最后想要在这个社会立足,还是得有自己的一技之长才行。
当看到这个职业并初步了解后,感觉整个职业似乎都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我是处女座啊!我也没有艺术家的大开大合;没有程序猿完全理性的逻辑思考;我喜欢自己主张做事,把自己的世界掌控在自己手里;喜欢带点理性又带点感性的认知世界,想事情;懂点设计,还懂点代码;喜欢点理论还喜欢点哲学;喜欢广猎百家所长;想要把一件事情坐到极致;我也想做一个产品让全世界都来用他,......。艾玛,这不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么!然后以至于我就毅然踏上了这条不归路,开始了一些基本技能的学习。老人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进入一个新的行业(从未了解的行业)肯定得先掌握一些基本功,和学武打拳一样得先把马步扎好。于是乎自己一边做着已有的工作,一边花了半年时间去学了相关的工具软件,当时感觉产品经理真是太牛叉了,想要开年后大干一场,而事实是否也真的如这般想象的这么尽如我意,下面接着来看过程。
对于我个人来说:一件事情固然结果很重要,但过程同样也重要。我曾有很长一段时间特别喜欢一句话:“尽人事听天命!”,做我能做的,放下我不能做的(这句话应该还是在我初中的时候看到并喜欢的,那时候开始成绩不好,也不想学,于是就喜欢了这句话,觉得古人讲的很对,我就不是读书的人,干吗非要读书呢......,当然后面好像不这样想了!)。至于后面的改变就不多说了,每个人走过的路不尽相同,哪怕同一家庭里面的兄弟姐妹,同一班上的同学朋友,一直于同一公司同一部门的同事等等。每个人都有自己人生的转折点,生命中总会在某一个瞬间又一些人或一些事促使你真的去改变(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意外和明天,谁也不知道谁先来临),不要说你不会改变,一个人的改变是一个需要时间积蓄的事情,当一系列的因果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自然的会去思考,会发生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被洗脑,然后又会清醒(说多了......)。
现实真的那般美好、一帆风顺呢?带着一颗朦胧的心,4月鼓起勇气辞职面试了产品岗位,而我的运气还不是一般的好,居然通过了面试(当然我自己还是知道的,我真的啥都不懂,除了会用几个工具......)。早上10:00来到现在的公司面试完,当时HR告诉我,今天你的直属上司不在公司,回去等消息(其实当时就根本没怀希望,人家肯定是不好意思直接拒绝我这白痴,在给我找借口吧)。但是出于一颗心的执着,我就这样带着忐忑的心情进入了“漫长”而熬人的等待(还记得面试那边是4月15日-周五-裸辞第二天),等到星期天我实在等不下去了,主动打电话问了面试我的HR,感觉挺尴尬的,你到底要不要我啊,不要你也告诉我一下啊,是吧!男子汉大大丈夫,18年后哥又是一条好汉(没这么严重啦......)。然而事实是HR给了我一个很懵逼的回答:你确定要来吗?要来的话你周一来报道!(我真的蒙了,wo艹,我来面试还打电话给你你觉得握手豆你玩么,居然问我是否确认真的要来),然后我在想,是不是这公司水的不行啊?怎么会这样问呢?或者是内部竞争激烈?或者是天天加班?或者是公司要垮啦?但想想当时自己去面试的时候不像要跨的样子啊!我真的懵逼了!(其实这里说明,机会是自己争取的,只有自己积极的争取机会机会才可能会属于你;在面试完不要就杳无音讯的沉默了,积极主动的去沟通奖可能获得录用的几率会大大增高)
带着这样懵逼的状态和一颗惆怅的心,周一我来到了公司,感觉还挺不错的啊!在我们这穷乡僻壤的地方,能有这么大一个办公场地,不错啦!占了整整一层楼(妈蛋,面试时候来回匆匆,都没好好看两眼),心基本安了下来,然后开始了谈薪资,年轻人嘛,虚心点(其实是傻),感觉自己啥都不会嘛,能要自己就不错了,像受了多大恩惠一样,也不敢要工资,人家问我上一家多少,也特么老实,也就如实说了,其实人家还挺好心的,给了我一个还算而不是的工资,年少人傻嘛!就这样干到现在。好吧,也当是为年少积累经验吧!从进入公司以来,一个月没看到自己的上级,当然也就半个月基本没干啥事(期间写了一篇公司的产品体验报告)。期间因为也没见过面,也不造到底老板是一个怎样的人,只在QQ上聊过你一两次,让我写了个公司去年(2015)年开发的一款产品的体验报告。当是真是啥都不会,在某网站东翻翻,西翻翻,终于找了个模版,跟着写了个现在基本看不下去的体验报告,我估计当时老板看了就想把我辞了.....(其实是说写得不错,但是自己还是知道自己写的咋样,或许夸我只是不想让新人太大压力)。
然后这一等就差不多半个月,老板终于从京都总公司回来了,对于我来说当时真是好消息,其在京都这一个月为我们(当时我也勉强算是公司产品部的一员了吧!)带会来了一个当时看起来“颇为不错”的项目。开会说得很简单(还记得那时我进入这个职业来参加的第一个会议),需求是:根据客户及市场实际需求做一个微信端商城,然后还包括后期的销售运营工作,公司从产品销售中获取销售提成(30%)。当时挺急的,项目方是京都边上的一家海洋牧场(不造是啥吧,其实我也不造,你就把他想成是蒙古放牛羊一样的就好,只是这里面养的是“海鲜”而已......)。项目不用自己开发,用别人第三方的都可以。当时一听,这不就是我之前大半年干的老本行吗?微信网站啥的我在行啊,当时盛极一时的什么有赞、微盟、云微客、分销客、微三云之类的东西,我闭着眼睛就知道里面有啥(有点夸张哈......),但是真的很熟,而且公司还给配设计师,我其实都想说不用这么麻烦啦,我一个人保守估计一个周之内给你搞定!然后就一副我能搞定的样子接下这个“项目”(也想过,尼玛这样真的可以吗?那么高的报酬,人家为啥找你呢,然后又想或许真的是钱多人傻呢!!!全然不知,坑偶多深......)。然而事实很快就立了Flag,显示貌似乎真的没我想的那么美好。
废话太多,中间过程就不一一描述了,这个项目——也就是我的处女作,其实说实话做得有点糟糕。当时接受这东东我真的啥都不懂,搞了两个原型出来差点吓着老板和研发的哥哥们了(还有产品的妹纸......),现在看起来也吓到了我自己。我都在怀疑研发的哥哥们是怎么码出来的,过程十分的艰辛,事实证明产品没有实战的演练基本在扯淡,上战场就全乱了阵脚。废话,直接上图:
海洋牧场微信商城看完是不是很想死的感觉,东西很少,很简单,但也很Low,哈哈,要看了后台就更想死了!好在该有的东西还是基本没落下,说实话,现在让我重新做也不能保证好上多少。
第一次原型出来基本没考虑用户使用场景,和真实需求什么的,完全是自己想着就做了,然后评审的结果就不用说了,想想就知道啦!一直到第二次、第三次之后才成为了现在这个样子,最后文档出来测试研发一脸懵逼,标注之类的写的乱七八糟的,现在自己看着也是二脸懵逼。整个东西从原型到产品到为客户做商品详情文案到最后做营销H5,两个周时间,小白当时做得真的挺累的,但是收获也还是满满的,虽然这个项目现在已经死了(当时是定向面向北京用户的,妈蛋人家一听是那个海域的海鲜直接就转身走了......,怪不得人家给30%的点,所以说啊,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情......),踩在这个已死去的项目头上自己算是有了一些实战经验,勉强“进入”了产品岗位。
后续到现在直接接手了年会大师平台下的四个小项目:背景墙(图片/视频)、年会邀请函、礼物榜寄礼物的设计及年会发奖。几个项目下来也让我尝遍了产品路上的坑,毕竟是小白,加上我这人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很多事情总喜欢自己去琢磨、自己去验证。虽然自己也常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会爬得更快、走得更远、站的更高,叫借势吧,通俗点就是向别人的经验,向其他人请教!但我偏偏喜欢作死,因为我总觉得很多事情还是自己去验证才能真的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产品路上的坑对于我来说也是如此。说实话,前面两个东西公司研发的同学估计都不想做我的东西了,还好公司有几个研发组分别分开对接,而不是对接一直对接一个组,相对来说可能在时间和空降以及情感上都有些缓和,自己也挺尴尬的,自己踩坑还得带上一堆人跟着我踩,不过总的来说经过几个项目实战下来,收获良多,现在好多了。
第一个项目是背景墙,说起来真的很简单,还没ppt强大(差远了......)。就是一个图片/视频与背景音乐、特效的组合作为舞台背景,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东西,我也能把他做出很多坑来。第一个坑:预览的坑,我们的大屏比例是按照标准高清大屏的尺寸比例1920x1080(16:9)来做的,因为预览图的大小比例还和社稷师撕了一顿,而最后的结果是我败下阵来,预览图被做成了1:1的方形。导致现在用户上传图片后就问,你们这怎么回事,按照你们比例做的图啊,怎么变形了(大哭);第二个坑:上传的坑,为了解决用户上传大体积的视频或音乐失败的问题,我们做了断点续传(图片、视频、音乐),因为这个事延迟上线一个周,上线后还在不断修改(大醉),这也是产品和研发双方都没有足够的经验造所致;第三个坑:为了解决用户视频转码难,不会转的问题,在线解码的问题,也是大概是因为大家都没有经验,首先不造阿里服务器能转哪些格式,纠结和验证花了一天,然后不知道原来视频转码除了保证原视频能播放、后缀在我们的解码范围之外还需要视频本身必须带上对应的文件格式参数,这个是上线后才发现的,然后就是转成功后怎么通知用户的问题(直接反馈状态),这么一个东东也纠结了差不多一天;第四个坑:我们到底允许用户传多大,是否限制数量,引起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太小不能满足要求,太大到时候播放会有问题,且转码什么的都需要费用,最后综合各端情况给出了一个目前来看大家都能接受的值(图片5M以内、视频1G以内、音乐10M以内),这算是一个很宽泛的限制的,虽然还是有少量用户会觉得不够,但好在不多,而压缩一下也完全能接受;另外就是要不要自动做压缩的问题,不做压缩在线播放对网速和电脑硬件性能都有很高的要求,而我们才开始、没用用户数据,目前我们的用户的具体情况不了解(用什么电脑、什么系统、浏览器、网速等其他因素......)。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功能目前比较严重的就有这么多坑,详细情况其实更严重(大哭)。
感觉很简单是不是......第二个项目是邀请函,这个东西在产品内部就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是和现有的H5如易企秀、MAKA等企业合作(用别人的接口)还是自己独立开发,是做一个想易企秀一样的东西还是直接做一个SX的模版,是背景和内容不关联还是做一个更SX的只能修改字段的模版呢?这些都经过两天的讨论,过程中存在很多争论,个人提出的方案是我们既没必要做一个易企秀这样的大东西,也不要做一个太SX的模版。我们可以去易企秀、MAKA这些平台做调研,同时分析传统邀请函的必要信息,了解用户为什么需要用这个东西,然后做一些模块化的模版让用户可以自由组合,但是要给用户一个直接能用的基础模版(参考有赞微商城的做法,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但最后是被PASS掉,有时候我都在想,是自己太容易妥协了吗?或许是吧!但最后这个东西我在腾讯旗下的“微现场”看到了,当时微现场也还没上线,当初的构想基本是不谋而合。另外在里面的地图导航要不要做在线地图的接口问题也是和研发斯了半天,我觉得很有必要,研发觉得没太大必要,且需要花很多时间,最后老拍板说不做(结果就是出来后老板问我为什么没做,三脸懵逼)。这是第二次做手机端的东西,第一次就是海养牧场那个了,第二次在手机端经验还是有些积累的,至少没像第一次那样出一些很低级的问题,同时由于这是已是9月初了,研发资源紧,给我的时间 不多,因此还被研发砍掉了差不多一半的内容(很伤心......)。
页面布局其实还是可以的.....第三个项目是礼物榜,这是公司今年项目中唯一赚了钱的东西(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也笑着说),虽然整体看来完全是杯水车薪,但有得赚点总比没有好嘛,是吧!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项目做出来我的第一感觉是直接打回去不想要的,因为太丑了,效果也不好,但当时已经是10月了,没时间了,最后迫于时间和资源的关系,我又妥协了——就这样吧!用途就是在整个年会任何时间只要开启送礼物观众都可以为节目表演者送礼物,后台统计金币数量。表达观众对节目表演者的支持及可用于节目评选,场控人员随时可以切出礼物榜(礼物排名),而很多人在年会中想要捧老板或者上司甚至自己暗恋的女神/男神什么的就会砸钱捧,思路来源于直播送礼,我们也是正好利用观众的这个心理,总的下来赚了差不多10w,虽然少,但这是白赚的(基本不占用多大服务器资源,因为内容是缓存到用户端本地的,后台只负责统计下数据,而服务器人家送或者不送我们都是要开的......)。
天,遮丑得无与伦比啊......开始还有一个构想,借用直播的礼物体系,不只有送,还能兑换,提现,即获得礼物的人可以申请提现(平台扣去一定比例),而送礼者获得积分可用于抽奖或者直接兑换其他平台物品。这样可以让送的人没有后顾之忧(目前送了我们是不还钱,送的是真金白银啊......),而这样可以让年会真的欢才畅起来,公司花几十万办年会不就是让大家在回家前开心一回、给有才艺的人一个展示的机会、提升大家的沟通交流机会,韵养公司企业文化吗?所以直播的这套路在年会场景中依旧能够走通,事实证明也是这样(很多公司听说送了是白送直接回限制员工充值......),但是最后副总拍板不做,那就不做吧,我又妥协了,谁让咱是新人呢,产品之前也没什么数据积累,大家开心就好!
第四个项目发奖功能,这是做得最坑的一个功能,不光是东西坑,我自己也坑,研发也坑,这个东东算是把公司基本所有的研发转了一遍。需要结合之前的其他兵器的数据,统一实现为游戏及颁奖仪式发奖的功能,且要求在产品上必须达到一致性(为了统一交互,达到所谓产品的一致性我修改了三个大版本,大哭......),还不能去动之前的兵器,因为做这个东西已经是11月了,时间很紧了,不敢动其他东西。年会即将降临,公司的运营活动已经开始,各个研发组都还有自己的任务要做,这个东西完全是董事长横插进来的。最后由我们架构师讨论决定直接每个组抽调一两名成员协助完成这个项目。当时我就在想这个东东估计要做砸,事实是不美好的事情总是如期而至。
从交互需求到最后我共讲了三次详细需求宣讲(还带着分析数据、接口等),也改过两次次需求(修改了三个大版本,在产品形态上才终于定了下来)。因为是各个组都有成员在做,有些人只是配合接数据,因此上线必须联调,而联调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懵逼了!!!你的想法和我的咋不一样的,我们需要这样的数据,你给我的不对啊,你怎么是那样的啊!我擦。尼玛完全对不上号啊!然后就是我有再次召集所有相关人仔细为他们分析了数据逻辑,当场确认所有的数据对接能不能接上,怎么对接等一系列本该有项目经理做的事情,并记录会议内容邮件抄送所有人。开完会我真的很懵逼,当时开始做的时候不是信誓旦旦的告诉我没问题,这些你们会自己考虑的吗?我想骂人,没办法,谁让产品是咱自己的呢,再推呗。因为各个研发组之间没有沟通的问题导致上线延迟近半个月(后面研发自己联调就花了一个周,测试联调又花了两三天)。
其实还是过得去的.....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该说至少问题不多了吧,测试也测了,我自己基本功能也跑了。但是尼玛上线用户使用,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直到前几天,也就是基本用户年会都差不多完了,才算基本圆满了,这两天发奖功能再也没出问题了,中途一直有小问题,改了这个来那个,改了那个来这个。总结:就是不要轻易相信研发在产品方面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他们很多时候真的只是实现你的功能而已,不会去想的;至于沟通哪怕他们挨着坐在一起可能还是需要你去推动沟通,不然你会收到什么样的结果你懂的!
以上基本是刨坑的废话,哈哈,到这里其实你也可以笑笑,哈哈!!!
以下说说这一年的所得所失:人生有得必有失,不要只看见你得到的,却看不见你失去的;也别只看到你失去的而看不到你得到的!前者易傲然自满,终失去一切;后者易自惭形秽,不敢拥有。
近来深夜尝听易经解读:人生什么最重要,定位和方向。定位是什么?即我们现在的“地址”,要到达的“地址”,至少有了两个点,然后才有了方向;最终决定你是否到达终点的本质原因不是你的速度有多快,而生你的方向准不准,在错误的方向上你只会越走越远,当然或许远方有更美的视界。而易经最基础的就是定位,讲究以卦位定乾坤:六阳为乾,六阴为坤。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天下。天地乾坤变幻无穷,终其一矣,卦也,卦者,位也。这是想说做一件事开始之初定位很重要。道家也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无极;此处无极不是说没有极限,而是说不是没有极限。道家云:阴阳循环,佛语云:生死轮回。皆起于易经:天地无极,物极必反。
把这些用在生活中、哲学里、甚至是我们的产品上,同样适用。产品为什么诞生,因为有需求,当然很多伪需求(其实需求没有真伪,只是看数量、看场景、以及社会变化)不在讨论范围。产品人做产品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一个按钮一行文字的得失与否;也不在于一个功能,一个页面高低矮丑;更重要的是产品定位。很多产品或许你只是从中间接手,而不是一开始你就参与,但这并不矛盾。你只需要明白产品现在在什么位置,将来要走向什么样终点(目标),不要用什么世界变化太快的鬼话来骗自己,变得是路,不是终点。贵阳是贵阳,北京是北京,中间不论多少湖海山川、多少公路铁轨,北京依旧还是北京,只是不同的人走的路或许不同、用的工具不同而已。而产品也是如此,目标是可以既定的,运营的方式可以随机应变。
一个产品定位、目标都不清晰的产品,再是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多少资源在上面也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当然这个也不能绝对,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而变化谁也说不清。剑走偏锋的事不属于正常状态,而我们讨论的产品正不在此。有了明确的产品定位,才可能有正确的产品需求,而接下来需要做的不是直接投入研发和资源去研发、推广,而是先去验证需求。
小白认为产品的定位应该来自三个方向:首先从商业利益出发,没有商业价值的产品算不上真正的产品;其次从用户角度出发,没有用户参与的产品不是好的产品;最后从项目角度出发,适应现阶段生产力与生产资料的产品才是适合自己的产品。
打字打废了......。
本次分享到此就算结束了,作为一名产品新人,会有很多思考不健全或是表达不当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评论指点或者加我微信:chengshinanhai261820,凌雪在此等待与您一起探讨、分享、等待与君(卿)共勉!
最后愿与各位同仁一起再接再厉,共同进步,越走越远。我们心怀梦想,屌丝终将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