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待人”这四个字从小记到大。老师和长辈无数次的把这四个字作为做人交友的金科玉律告诉我们。
待人真诚,别人才会待你真诚。
真诚是什么?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吗?完全的掏心掏肺,不顾别人的想法,把心里话一股脑的说出来?
我觉得不是,这也许是一种真诚,但有些忽略别人的感受。假如说话的内容是负能量的,那这就成了倒垃圾了,而别人也成了倾诉人的垃圾桶了。
很多抱怨都是这样子的。说话的人觉得自己特真诚,而对方却不高兴了。好像很少有人会喜欢听别人没完没了的抱怨,哪怕抱怨的特别真诚!
即使心怀诚意,也应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才会收到善意的回应。
有的时候,我们向别人展示了真诚,这种情况可能是工作中的谈话,也可能是朋友间的聊天,但别人却顾左右而言其他,就是不对我们提出的话题做出正面的回应。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
自己诚心诚意的与人交谈,对方却言辞闪烁,心不在焉,让人不舒服。
对方未必没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很可能心里有自己的想法,此时提出来似乎不合宜,又不懂得恰当地表达,所以故意说东说西,就是不回应。
在工作中,这样的谈话最累人了。
费尽唇舌把工作意向说清楚了,对方却友好的应声,却不回答,几个意思?宫心计啊?猜谜语啊?
每个人心里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又不是别人肚子里的蛔虫,哪里会知道别人想什么?
此时恰当的表达太重要了!我想,也许一句简单的话就可以化解,比如:“这个事情我明白了,稍后回复你。” “提议不错,容我再考虑一下。”
这不很简单吗,即使不认同对方的说法,拒绝也没关系,礼貌的拒绝别人的说法也是可以的。
不肯真诚地回应,可能是表达的问题,也可能是不真诚的表现。我认为,即使不认同别人的说法,也可以诚恳和气的表达不认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待事物的看法,不认同很正常。但是,凡事都不正面回应,就显得小家子气了,这也算是一种不够真诚吧。
也许与人交流,不是每句心里话都能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所以会有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我用真诚来定义某些沟通不顺畅的情况,可能不够准确。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中,只有我们人类会说话,并可以用语言进行沟通,这是独一无二的优势,当然也会有很多问题。有的时候,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沟通,有的时候也会令人产生困惑。
无论怎样,我都认为,待人真诚是为人处世的首要准则。而学会说话,懂得良好的沟通也是人际交往的必备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