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周日两天,是本地区一级建造师考试,为了赚点小钱参加了两天的监考,有一些感悟,记录一下。
一、越是难的考试,往往并不是试卷多么难做,而是超过一半的人难以坚持走到最后,很多人往往在考试前就已经放弃。本次四场考试,前面二场分别缺考八人和九人,到最后二场,就缺考到十二人、十五人,每个考场一共才设置30名考生,正应了知识管理专家田志刚老师的话:成为顶尖专家的人生马拉松之旅中,到最后没有竟争对手,反而缺的是一起到达终点的陪伴者,人烟稀少。
二、高压的考场上,也有人睡得着。最后一场考试,时长四个小时,最难,开考20分钟,前排一同学睡着打呼噜,我走到他身边推醒他,他迷迷糊糊,擦掉口水,开始答题,最后答完。我用学过的三角毛心理学知识给这种现象起一个名词:高压应激性休克。因为压力太大了,神经难以承受,干脆指导主人睡着,暂时与这种高压隔离。同样在这场考试中,开考十几分种,有同学因身体疼痛不适,申请终止考试离开考场,看他额头上豆大的汗滴,我引导他放松,另一监考同事去叫考务人员带他离开考场。
三、在这个最高级别建造师考试中,年龄跨度很大,男女性别几乎参半。在年龄上有六十年代出生的、有七十年代出生的,更多的是八九十年代出生的,这给我们启示,努力要趁早,不然就要和孩子辈的应试者一同坐在考场上接受考验,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活到老学到老,没有自暴自弃,还能参加这种让人“暂时休克”的考试,实属难能可贵。
建造师给人的刻板印象是职业属男性属性,事实上不是的,昨天本人监考的考场女性几乎参半,我还发现了一个特点:这些女性长相普通(也许其它考场有不同情况)。这说明老天自有安排,那些美丽女生可以靠颜值轻松吃饭,而另一些长相平常的女生,却可以靠努力获取一些特殊的知识和能力,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生之本,为社会做出贡献,受到应有的尊重。
四、作为监考人员,最后想说,赚点钱也真不容易,不能打开手机,不能看书,不好讲话,更不好睡觉,每场全程在摄像头的监控下度过三四个小时,看着墙上的挂钟,挨着难熬的时间,我不知其他监考人员心里在想着啥,我心里想的是假如下次还参加,我一定想个既不影响监考也不让自己无聊的方法。
昨晚七点多到家,闷烧胡萝卜牛肉盖浇面,再洗掉两天的衣服,洗漱后睡下,一觉到早上六点多才醒,疲倦一扫而空,趁机记录一下这两天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