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基本单元,父母是子女成长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与子女朝夕相处,其言行教诲、品行榜样都对子女产生直接且持久的影响。

但是,心理学家经常能够发现的封闭性家庭教育的封闭性,在一个家庭中,青少年往往会受到不同的家庭成员所给予的不同的,又是奢之时自相矛盾的教育。主要表现在父母之间对同一 问题的不同态度,例如严父慈母型或严母慈父型。此外,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孙辈过分的宠爱家庭教育的封闭性,与父母严格的教育也产生了矛盾。

有些家长教育方式朝令夕改,昨天要求的和今天的不一样,而明天的要求又和今天不一样;公开教育和背后教育不一致,在公开场合考虑影响和面子的从严要求, 而在背后却放任自流,得过且过,甚至进行错误的教育;溺爱,对学校的教育和严格要求不配合,乃至表现出不满和对立的情绪。有的家长言教和身教不一致, 要求孩子严格,可自己做的却是另外一回事。

由于部分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对不同的青少年期待不一致:对男孩子期待过高,而对女孩子期待过低;对兄姊疏忽大意,对弟妹的亲热溺爱。家长们还在吃、穿、 用上较注重,而忽视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和智力开发,极其重视青少年的升学而偏废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和体育锻炼。

引起家庭教育不一致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是家长们对家庭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了解得太少,掌握得太少,而且往往又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所以都想让子女听从自己的意见。

对孩子的教育,父母双方都有责任与权利,但并不等于一方可以干预另一方的决定。而且尽管父母都有可能认为自己的方式是正确的,但究竟是否完全正确,或谁的 正确,却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即使双方在基本点上的认识一致,遇到有些具体问题也可能产生分歧,这时家长应该先进行协调,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否则会使 教育效果背道而驰。

教育要从了解孩子开始,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了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心里想什么,平时主要做什么,平时交往的是怎样的人。

事实上,青少年在18岁以前,无论在上、经济上还是智慧上都是依靠父母的,孩子和父母实际上是不平等的。孩子能否有判断能力去独立做决定,取决于 其成熟性。孩子越小,父母越需要帮助孩子做决定。但是也不要忽视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在家庭中应该有他们发表意见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说“小孩子懂什么”。 同时要学会鼓励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无论成功与失败都鼓励的话。

点评:良好的家庭环境需要民主化,即让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权利和地位得到尊重。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