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有哪些缺失?
鸡娃教育的形成?
年轻家长又有哪些焦虑?
我们的现在究竟缺什么?
怎样才能点燃孩子前行的激情?
不同的学段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揠苗助长是否会适得其反?
爸爸负责养家教给孩子什么,妈妈负责教书育人,这样的分工真的合理吗?
父母的教育理念又该如何统一?
如何正确地陪伴和引导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家长们和整个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
近日,名校长沈茂德就当下的家庭教育现状,引用了以往的教学案例和学习分享,提出了四大感想和建议。
一、优秀的家庭文化
首先,沈茂德校长表示,优秀的孩子都沐浴在优秀的家庭文化中,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的存在。
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孩子期的“印刻效应”,所谓的“印刻效应”指的是在幼童的眼中,爸爸妈妈就是全世界。每个孩子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父母的声音、行为、语气等。孩子在幼年时期所身处的环境很重要,而 “家庭生活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浸泡,孩子是酸还是甜,都在这种印刻式的浸润中形成。” 沈校长说道。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中承担了最重要的角色,同时可以确认的是,父母在孩子家庭生活中,在孩子面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是孩子成长的“方向标”和“教科书”。
许多人永远都走不出自己的童年,生命的底色总是在你不谙世事的时候就悄无声息地打好了。
二、 优秀的核心素质
其次,沈校长表示,优秀学生的成长,拥有共通的核心素质。我们可以通过研究这些学生的成长历程,发现其中的规律,开拓家庭教育的思路。为什么一流学生能够取得一流成绩?
是因为他们拥有更高的IQ吗?是他们更具有智慧吗?还是他们更聪明吗?其实一流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做的更好的是以下三方面:永不放弃,内驱力以及自律。 成绩不能代表一切,优秀的核心素质才能造就优秀的人才成长。
成长关键词
兴趣、梦想、习惯 (广泛阅读、生活朴素、学习勤奋、思维活跃)、性格(阳光、执着、合作)、视野(阅读、行走、交友)
三、 家庭教育的品质
第三, 沈校长认为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家庭教育的品质。家庭教育始于幼时的“印刻效应”,同时也贯穿于儿童成长的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家庭教育就是培育“性格和道德的根系”的教育。沈校长从两个根本意义上阐述了品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从教育意义上讲,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在常态生活中如何影响和引导孩子走向光明的远方;从成长的意义上讲,孩子的成长史,其实就是家庭生活的进行史。
四、教育在于“陪伴”
最后,沈校长指出“陪伴” 是教育的基本形式。现在的普遍现象是孩子和父母普遍觉得不快乐,家长认为孩子不愿意学习,孩子不听话很任性,而到底这是孩子的错还是父母的错?沈校长给出建议,在当前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家长需要做的是给孩子更多的耐心,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标杆。同时,沈校长再次明确指出及给出提醒建议:现在不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已很少,但倘若家庭教育的方向不对,那父母用力越大,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就可能越多,倘若教育的方法不对,则孩子的成长会多走很多很多的弯路,甚至会造就一个一个怪异的孩子。
沈校长给家长的十大建议
建议一:重视“家庭教育”课程
“家有书房”,培育孩子读书的习惯。让家庭生活永远洋溢“热腾腾的”;面对孩子,永远拒绝“冰凉”。要让孩子们懂得:遵守规则,才有美丽人生;要在家庭生活中有规矩家庭教育教给孩子什么,走上社会遵守规则。
建议二: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金矿
孩子需要大人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励。我们应该让孩子在每天的生活中,总觉得有一种“磁场的力量”在吸引他前行;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手”在暗中相助。同时,每个孩子都有他特别喜欢的东西,也一定有特别适合他做的东西。家长要帮助孩子去寻找。只要他去寻找,就能找到;只要他找到了,就会感觉到有一种激情从心里往外冒。
建议三:确认家庭教育的着力点
要千方百计地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要千方百计地优化孩子们的学习习惯。
建议四:不要误入教育沼泽地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教育谎言!
压力就是动力?—— 妈妈一定不能“疯”!
学习一定是快乐的?—— 不同学段是不同的!
建议五:不要做100分妈妈
要关爱,但不可宠爱,严格要求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不要包办一切(包含思维)家庭教育教给孩子什么,习惯的培养,始于妈妈,成于妈妈。被妈妈抱着长大的孩子与跟着妈妈长大的孩子其人生将截然不同。独立,是成长的第一步。
建议六:孩子的成长中,父教不可缺失
父教的缺失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父爱的感染力却不容忽视。在这里推荐大家阅读《我的事业是父亲》这本书。
建议七:谨防“隔代溺爱”
在教育教程中,教育也应表现为一种帮助与校正。“个性”是孩子们潜在的优势与特长,“任性”则是孩子们一种偏执的思维与不良的习惯。“溺爱”会使孩子任性、懒散,而这将成为孩子发展的巨大障碍。
建议八:网络是工具,不是玩具
许多优秀的孩子因为迷恋网络走向一般。上网应该是有管理的。
建议九:素质教育其实是一种朴素的追求
“清晰每一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奠定一种语言与行为的习惯”,“懂得尊重他人与恪守公民应该遵循的社会秩序”,“具有创新与的意识和能力”等,这些都可被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建议十:家庭教育不仅需要决心,更要有方法
陪伴是最基本的教育形式,倾听应该是家长的基本习惯,交流是家庭课堂的主要内容,示范是家庭教育的基本课程。良好的家庭生活中,应始终弥散着这样一些关键词: 陪伴、倾听、交流、鼓励、批评、帮助等。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