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节日的餐桌》美术教案设计

来源:花图问答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节日的餐桌》美术教案设计(共含7篇),希望大家喜欢!同时,但愿您也能像本文投稿人“姿儿”一样,积极向本站投稿分享好文章。

篇1:《节日的餐桌》美术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造型元素,绘画“形美、色美”的中国佳肴。

2、过程与方法:①在收集资料中发现中国美食很讲究“形与色”

②在记忆想像中体会生活的美好;③在共同创作中感受合作的愉快。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合作设计一桌美食佳肴;体会生活美。

教学重点:

节日美食的记忆想像创作。

如何描绘记忆中的美食形与色的细部特征。

教学过程:

一、回忆节日景象,导入新课。

过节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活动?

想一想:节日餐桌上有什么美食?味道、形状和色彩怎么样?

小组互相欣赏大家从家里带来的照片,讲一讲节日秩事。

二、欣赏课件,了解中西美食。

中西美食的比较。

找出中国美食“形与色”的特点及美食照片。

讨论中国各种节日美食特点:如中秋节,有月饼,表示团圆;春节有鱼表示年年有余等。

三、创设节日情境,设计中国美食。

中秋节来到了,我们每人设计一盘美食,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组合成一桌佳肴。

提示:形美的设计:佳肴及容器。色美的表达。

共享美食:

桌布的色彩怎样配菜才好看;

各小组怎样摆设自己的美食?将每盘菜剪下来,分组摆放,看是用对称式还是均衡式摆设。

各组互相参观“品尝”。体验愉快心情。

课后反思:学生的的造型能力,还是有所欠缺,故以临摹与想像相结合,才能有一些好的作品出现。总的来说,作业色彩方面进步很大,但创造性还有待发掘。

篇2:《节日的餐桌》美术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中国食品的特点,感受和了解中国灿烂的饮食文化。

2.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食品造型的创作,发展学生选择材料、运用材料的能力。

3. 能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节日餐桌的场景和气氛,发展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

4. 通过综合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乐于探究的精神以及集体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食品造型的创作,认识中国食品的特点,感受和了解中国灿烂的饮食文化。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让学生提前一周浏览课本内容,从中得到启发,动手搜集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废弃物。如:饮料杯、包装纸、废旧玩具、布头、纸盒、旧毛线等。同时请学生注意通过观看电视节目或翻看家中菜谱方式等主动了解中国食品的一些特点。

师:精选一些造型和色彩都很美的菜肴图片准备课上使用。

二、课题引入

师生谈话:说说节日的餐桌

生:展示自己通过电视节目或翻看菜谱了解到的知识与图片资料。

(了解中国的食品文化,丰富学生的感受)

师:可以抓住学生对本课比较感兴趣的特点,在课堂上营造出和谐、自由的教学气氛。用谈话法引入教学,启发学生回忆并谈谈感受:

你家是怎样过节的?

爸爸妈妈做了哪些好吃的菜?

菜肴在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特点?

还可以启发学生:有和家人一起去过饭店的经历吗?

菜肴在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特点?

(在与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学习,及时补充典型的图片资料进一步欣赏,让学生更加感受到中国食品造型讲究色、香、味、形俱全的特点。另外,还可以补充一些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知识让学生了解。)

三、设计制作菜谱和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创作食品造型

1、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想一想如何把它变废为宝。

师:对学生提出挑战,“敢不敢尝试利用各种废旧物品,通过动脑筋想办法,使这些废品‘变废为宝’,制作出一道道‘美味佳肴’?”

(提示学生 “饭”要大家一起“做”才有意思,引导学生一起设计菜谱。可以进一步提示学生,你有什么好主意来安排一顿“节日的大餐”?怎样搭配才会有营养?“节日的大餐”有什么特色等。)

● 小组合作:

学生可以以个人或合作的方式参与课堂活动。

(在个体创作中张扬个性,在合作学习中完善人格。通过动手动脑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学生实践创新。

(通过学生对媒材和表现方法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其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 综合探索。

(由一盘盘美食为探索的起点,通过生活中已有的体验及资料的查阅和有趣的制作活动来多方位感受与探索中国饮食文化的简单面貌。)

● 学生集体交流想法。

2、动手制作菜肴

师:制定好菜谱就可以进行菜肴的设计和制作了。

●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利用了怎样的材料?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去表现吗?

● 从学生手中的材料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的颜色和外形特点使你联想到哪些菜肴?它适合做些什么?材料之间怎样搭配等。

(大家集思广益想办法,最终来通过有趣的学习活动进行创作学习。)

● 小组选定一个节日,大家资源共享,团结协作,合理分工来布置节日的餐桌,共享节日的欢乐。

● 学生创作

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去,引导学生挖掘材料的特点,让学生动脑筋从多个角度去想,怎样巧妙地利用材料的色、形及质地来表现菜肴?用怎样的方法来进行表现等。

(训练儿童思维的变通性。在学生的制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用富有鼓励性和启发性的语言进行集体的或个别的辅导。重点放在鼓励学生创新和与他人愉快合作及进行高效有序的工作上。)

四、作业展评

进行与游戏相结合的评价活动。可在模拟进餐的活动中进行隐性评价.

比如,哪道菜让你看了流口水?谁做菜的想法最奇特?谁的菜名起的最美等。

(师要注意将知识技巧性评价与人文性评价相结合,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学生表演一家人过节时所表现出来的尊老爱幼、待人接物的礼貌等都应该是评价的内容。)

五、课后拓展(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利用一个课时完成,效果会更好。)

《节日的餐桌》教学反思

一、美术课堂教学,很多时候是美术活动课,在这一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授新课时间约为13分钟,展示讲评时间约为6分钟,剩下20多分钟,基本是让学生在实践操作。

二、教学流程顺畅。作业环节,因为没有背景音乐,课堂气氛稍显沉闷。

三、评价环节,把学生带到讲台好处多。1学生能清楚看“美食”。2通过这种形式,有效组织学生参与评价,学生可以放下手中的东西认真聆听他评。

四、摆一摆环节显出效果,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摆、说,解决了课堂的难点问题。

五、用教材中农民画导入,学生喜欢说,但也很难从色、香、味、形等角度去说喜欢吃的菜。还需要想办法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说。

篇3:小学美术教案设计:《快乐的节日》

教学目标:

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会写“快乐”等6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幸福,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德育目标: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幸福。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感悟朗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今天,班里来了许多老师,大家有没有信心成为最出色的孩子。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老师先问一个问题:属于儿童自己的节日是?

老师简单介绍六一儿童节

2、老师还请来了许多节日,请你们来连一连。(连完齐读)

3、同学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在六一儿童节这天,老师和同学们唱歌、跳舞,一起庆祝这个快乐的节日的情景。

板书:25、快乐的节日

学生书空,齐读。

二、初读课文。

出示要求:

1、自由读小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要认的字。

2、想一想,这首诗有几个小节。

三、字词检测:

在家里,同学们都预习过生字吗?那老师现在考考你们:

1、观察,老师讲解“祖”“祝”,它们的相同点都是“示字旁”,不同点“祖”是平舌音,“祝”是翘舌音。

2、小老师领读。

3、去音节齐读;男生读;女生读。

4、开火车读

5、齐读词语

6、交流识字方法

(1)从字的结构上看一看老师为什么把这些字分为4行?

(2)交流识字方法

7、指导写字。

“快”(1)观察“快”,看字的结构,交流如何才能写好这个字。

(2)跟老师一起写,书空。

(3)口头组词

(4)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乐”(1)这是一个多音字,跟心情有关时读lè,跟音乐有关时读yuè。

(2)观察“乐”,看字的结构,交流如何才能写好这个字。

(3)跟老师一起写,书空。

(4)口头组词

(4)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8、核对课文有几个小节。

四、课中休息:

同学们表错真不错,那么老师现在奖励大家休息休息,听一首愉快的歌曲。

播放《快乐的'节日》

五、分析课文

音乐好听吗?它是用我们的课文谱曲而成的。同学们聪明又认真,现在我们就去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节

1、现在老师请四位小朋友带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诗歌,其他小朋友思考,出示:

想一想:

(1)、他们的心情怎么样,都去了哪里?

(2)、他们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全班齐读第一小节,反复读。

2、六一儿童节你会呆在家里吗?对,我们会走出门外。你瞧,鸟儿飞是在给我们带路,风儿也暖烘烘的吹着我们。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快乐)文中的小朋友也一样,快说说他们都去了哪里玩耍?

(花园、草地)板书

3、他们在来到花园里,草地上会做什么呢?生答...瞧,他们玩的多开心呀!

你会仿照课文补充句子吗?

我们像_____一样,________。

__像_____一样,________。

4、请你们观察一些图片,小朋友们美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请结合课文回答老师。

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像朵朵花儿开放。

你会填空吗?

鲜艳的 美丽的()

5、真欢乐呀,请你们再以快乐的心情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6、指导背诵。

学习第二节

1、同学们读的真心不错,现在请听老师读第二小节诗歌。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出示:

小朋友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看见了什么,又听见了什么?

2、师范读

3、课文中说“它们向我们祝贺”,它们是谁?生答:花儿、小溪

4、他们是怎么祝贺我们的?生答:花儿—点头,小溪—流淌

5、看见他们的行动你们有什么感觉? (快乐) 请以快乐的

心情读一读。

6、它们说了什么?

有我们就更加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为什么说,有了我们就更加美丽?生答

教师补充:同学们想象一下,花园里,草地上,到处百花齐放,彩蝶飞舞。当鲜艳的红领巾迎风飘扬,美丽的衣裳翩翩起舞,你们有什么感觉?(美丽)

风景已经很美了,有了我们的点缀,世界就更美丽了。

板书:美丽。

为什么说有了我们就充满希望?生答

教师补充:我们国家已经很强大了,但是需更加强大。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努力。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许多事情,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所以说,有我们就充满希望。板书:希望。

7、它们的话,开不开心?自不自豪?读出来。

8、小溪和花儿这样用行为和语言来表示庆祝就叫---祝贺!

9、指导背诵。

10、完成大册子第五题。

篇4:小学美术教案设计:《快乐的节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表述或演示节日期间的有趣情景,画出节日的画面景象,讲述其中的故事.

2、通过教、学双边活动,让学生了解运用主体、色彩等绘画元素表现节日画面的方法,运用绘画或剪贴等方法创作,传达快乐心情.

3、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节日中快乐场景的描绘,培养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珍视传统节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以绘画或手工制作方式表现有新意的节日情景,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

难点:在描绘中抓住节日的特点,用恰当的美术元素表现家人的丰富内涵,并从中体验快乐.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辅助课件、影像资料、作品挂图、示范玩具等.

学生用具:绘画或手工制作工具和材料、与节日有关的文字和照片资料.

教学过程: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结合近期的节日,让学生表达对这一节日的印象.然后,出示教师范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并板书课题.

二、发展阶段

师生交流:教师出示的范作表现的是哪一节日的瞬间?这一瞬间的画面中都有哪些视觉元素?(点、线、面,色彩,构图,人,物、景等)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画面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快乐、喜庆、幸福或沉思、伤感、期待等)画面为什么使人产生这样的心情?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表现的?教师及时板书知识点.此教学环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引发学生对表现节日这一主题的关注和思考.

三、交流探讨

出示一组不同节日瞬间的照片,鼓励学生运用以上交流中所学到的知识,有选择地分析最喜欢或熟悉的一张节日瞬间照片,使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也可由其他同学参与并发表不同看法)分析作品的关注点.这一教学环节重在强化运用所学知识对主题进行独立分析,为创作做铺垫.

四、示范演示

教师可根据以上环节,选择学生没分析过的节日照片进行示范,同时表明构思意图,简要说明这一节日特点、内涵以及意义,从构图、造型、色彩和各种美术元素的使用到主体物的选择都与这一特定节日相吻合,然后大胆勾画或采用剪贴方式,及时出示完整作品.示范过程中不必强调造型的准确,但对画面中所使用的美术元素如何更好地表达节日气氛、特点和内涵要多加关注.为鼓励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可再出示几种不同形式的节日范作(如立体式、折叠式、镂空式、开窗式)供学生参考.

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学生说说自己的构思、采用的表现方法,并把自己的构思、画面形象加以简要描述.

五、作业练习

教师应对照本课教学目标设计作业,提供部分节日名称,提示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或最熟悉的节日场景进行描绘,要求学生把快乐的瞬间恰当地表现出来.

六、作业展示与讲评

将学生作业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并评价自己的作品.教师围绕作业要求对学生作品提出参考建议.

教师对学生作品的造型不应要求太高,只要作业生动有趣且用适合的美术元素表达出节日内涵、场景和快乐的心情即可.

七、收拾与整理

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表现节日的图片资料.

引导学生整理好美术工具和材料,尤其是剪纸的同学,应注意使用刀具、以及保存环境卫生.

篇5:小学美术第三册 《节日的餐桌》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第三册 《节日的餐桌》教学设计

录制时间:20xx年 3月 19日上 午 微课时间:7分钟左右

系列名称《节日的餐桌》

本微课名称节日的餐桌

知识点描述

1、知识与技能:运用造型元素,绘画形美、色美的餐桌佳肴。

2、过程与方法:

① 在收集资料中发现中国美食很讲究形与色;

② 在记忆想像中体会生活的美好;

③ 在共同创作中感受合作的愉快。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合作设计一桌美食佳肴,体会生活美。

知识点来源

学科:小学美术 年级:二年级 教材:第三册 章节:第三单元

页码:第28、29页

基础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

了解有关国外、中国地方特色的佳肴美食、饮食文化。

教学类型

√讲授型√问答型 √启发型 √讨论型 √演示型 √联系型 □实验型 □表演型 □自主学习型√合作学习型 √探究学习型√其他

适用对象

学生:本微课是针对本学科平时成绩多少分的学生?

□40分以下 √40-60分 √60-80分 √80-100分 √100-120分□120-150分

教师:□班主任 □幼儿教师 √普通任课教师 □其他

其他:√软件技术 √生活经验 □家教 □其他

设计思路

通过看“猫和老鼠”的动画片片段,其中有动漫的餐桌食品:乳猪、火鸡、汉堡等;同学和老师一起记忆和欣赏国外、中国地方特色的佳肴美食图片与作品; 创设节日到了的'情境,每人“制作”一个“菜”,最后放到大的“餐桌”上,师生一起庆祝节日,请贫困山区的孩子和我们一起过节吧。学生们可以在娱乐中快乐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片头

(15秒以内)

1、内容:同学们来看看餐桌上的有趣事情。

今天我们将学习:节日的餐桌这一课。

你知道中国最隆重的节日是什么?

有关猫和老鼠”的动画片片段、

第1至2张PPT

15秒以内

二、正文讲解

(7分10秒左右)

第一节内容:从三个方面去感受图片。看看你认识那个菜式?

你喜欢吃什么菜?

如果你想画出自己喜欢的菜,你会怎样画?

引出要抓住所画菜的 形状、色彩、花纹去描绘。

中外的饮食文化学习。

第3至13张PPT

3分10秒

第二节内容:学习教师演示方法、欣赏学生作品

第14至28张PPT

3分

第三节内容:讲作业要求、

总结

第29至33张PPT

1分

三、结尾

(10秒以内)

内容:谢谢大家观看,我的下一个微课是《我心中的太阳》第34至34张PPT。

教学反思(自我评价)

我能初步按照微课的要求来完成这课的教学设计,在简短的课件中解决了重难点。时间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整才会更加合理。这节微课我自己评分为A级,希望再接再厉设计出更好的微课。

篇6:四年级美术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设计

四年级美术在快乐的节日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回忆、交流等方式了解传统节日中人们的服装、活动和环境特点,

构思并表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场景。

2、通过欣赏作品、教师演示、探究尝试、研究讨论等形式,研究刮画纸的创作

方法,用多种刮刻方法丰富画面。刻画人们的表情、动作和环境,表现出欢乐有趣的节日场面。

教学重点:

运用刮蜡画的形式表现节日喜庆和人们庆祝的场景。

教学难点:

1、表现节日中人们的活动和表情。

2、能运用比较丰富的刮蜡画艺术语言和创作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

播放《春节序曲》,学生说说这段乐曲给人什么感受,表现了什么日子。

出示课题:在快乐的节日里。

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明确今天的学习任务。

营造气氛,引出课题,帮助学生感受音乐与美术在表达欢快情绪的形式特点。

交流探讨

问题1:欣赏,猜猜这些是什么节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欣赏,回答问题:

1、春节:贴春联、逛庙会、放鞭炮。

2、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3、元宵节: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4、圣诞节:平安夜、收礼物、圣诞大餐。

感受不同国家人们过节时的快乐情绪,并了解通过人物动作、表情、服饰和背景可以表现节日特征。

问题2:你还知道哪些节日?跟同学说说节日的习俗。

学生思考:劳动节、植树节、儿童节、泼水节等。

问题3:从画面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喜庆的节日气氛和人们愉快的.心情?

环境、活动、表情、服饰、色彩。

分析探究

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这两幅作品在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2、探究体验:

(1)试试能用哪些工具在刮蜡纸上刮刻出清晰、流畅的痕迹?

(2)你能用不同的方法刮出点、线、面吗?看谁刮出的痕迹最丰富。

(3)两幅作品对比(第一幅作品只用线条刮刻,第二幅作品运用点线面各种痕迹进行刮刻):比一比哪幅画的刮刻方法更加丰富、美观?

第一幅是水彩笔画,第二幅是刮蜡画。

学生在一张刮画纸上实践体验。

尝试用各种方法在刮画纸上刮画出点、线、面。

学生比较两端作品,发现第一幅作品表现手法第一,第二幅作品表现手法丰富,画面表现力更强,更有趣味。

感受刮画纸的独特魅力。

探究、尝试各种刮刻工具的不同表现方法。

感受不同工具刮刻出不同的点和线。

观察比较,感受运用多种刮刻手法创作的刮蜡画具有丰富的效果和趣味。

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刮画方法与技巧:

1、构图饱满。

2、先画近景后画远景,处理好遮挡关系。

3、用不同的方法刮画出点、线、面。学生观看并提出质疑。

通过教师演示刮画方法,直观的教学帮助学生解疑答惑,解决难点。

作品欣赏

组织学生欣赏中的刮画作品,提出问题:

学生欣赏作品并回答问题。

通过欣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拓展创作思维。

创作实践

1、布置作业:

运用刮画纸和各种工具,表现人们在节日里快乐的场景。

2、作业提示

(1)抓住人物的活动、表情、服装和节日背景来烘托喜庆气氛。

(2)刮刻痕迹要清晰、流畅。刮刻手法、表现形式要丰富多样。

学生明确作业要求,进行艺术实践。

明确作业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动手实践能力。

作品展评

组织学生展示、评价作品:

1、说一说自己画的是什么节日,画了哪些节日的活动?

2、哪幅作品内容最有节日气氛?

3、哪幅作品的刮刻手法、表现形式最丰富有趣?

篇7:岭南版美术教案第三册—— 第11课 节日的餐桌

第11课节日的餐桌

教材分析:

中国饮食文化,节日的餐桌以其“色、形、味、香”驰名中外。在节日里,家家户户围坐桌旁,品尝佳肴,感受节日的欢乐,是中国节日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教材节日的餐桌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记忆创作的内容,引导学生感知中国饮食文化,体会生活美的情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造型元素,绘画“形美、色美”的中国佳肴岭南版美术教案。

2、过程与方法:①在收集资料中发现节日的餐桌www.anxue.com中国美食很讲究“形与色”;②在记忆想像中体会生活的美好;③在共同创作中感受合作的愉快。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合作设计一桌美食佳肴;体会生活美。

教学重点:节日美食的记忆想像创作。 节日的餐桌

教学难点:如何描绘记忆中的美食形与色的细部特征。

兴趣点:记忆和欣赏中国地方特色的佳肴美食。

观察点:节日餐桌上的美食与色彩。

教具准备:课件;准备一张节日与家人一起共餐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回忆节日景象,导入新课。

过节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活动?

想一想:节日餐桌上有什么美食?味道、形状和色彩怎么样岭南版美术教案?

小组互相欣赏大家从家里带来的照片,讲一讲节日秩事。

二、欣赏课件,了解中西美食。

中西美食的比较。

找出中国美食“形与色”的特点及美食照片。

讨论中国各种节日美食特点:如中秋节,有月饼,表示团圆;春节有鱼表示年年有余等。

三、创设节日情境,设计中国美食。

中秋节来到了,我们每人设计一盘美食,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组合成一桌佳肴。

提示:形美的设计:佳肴及容器。色美的表达。

共享美食:

桌布的色彩www.anxue.com怎样配菜才好看;

各小组怎样摆设自己的美食?将每盘菜剪下来,分组摆放,看是用对称式还是均衡式摆设。

各组互相参观“品尝”。体验愉快心情。

课后反思:学生的的造型能力,还是有所欠缺,故以临摹与想像相结合,才能有一些好的作品出现。总的来说,作业色彩方面进步很大,但创造性还有待发掘。岭南版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