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邀请回答了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也引发了我对设计上的一些思考,就是组件化设计APP的方法论。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站的网友问题是这样的:
说是有一篇国外的一名设计师的文章,里面提到了个例子:“秦始皇嬴政,不仅是一位皇帝,还是一位设计师,在六国尚未统一之时,他就懂得让所有的工匠将所有武器标准化,从而规模化。无论是弓箭、刀戟,每个士兵用起来都不会出现【我不熟悉你兵器、不会使用】的问题。
然而秦始皇肯定没有亲自锻造过一支箭吧?但是秦始皇就一定要懂得如何设计一支箭吗?他只要有这种理念和想法并去落实了,放在现代来讲,他就是“设计总监”了。
那么大家是如何定义设计师的呢?他必须要懂的、或者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里阐述二个特征是:
1、规模化和标准化统一武器的设计。
2、秦始皇不会锻造武器,但是有设计武器的理念和想法。
如果把秦王当作一个设计师来看的话,无疑也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那问题就来了:作为一名设计师,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做了很多统一化的事件,其中概括为秦始皇的“三大统一”是: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就是巩固了政权、统一了经济和文化,而最终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
工业革命通过建立标准流程,让工作类型/工作职业也有了细分,提高了效率,而早在20世纪初期的建筑行业中,将建筑按照功能分成可以自由组合的建筑单元的概念就已经存在,同样也出现在早期的产品设计中,并且许多产品的设计都能将其很好运用,包括汽车,电脑,电器,鞋子等等。(如下图)
从秦国统一看APP规划中的组件化设计那我们来看看,在一个APP里面,如何利用标准化和组件化的方式来进行视觉设计,通过运用标准化和组件化的方式来进行视觉设计又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完整的界面,都会有多个功能模块,而每个模块内有相应的组件,每个组件中又有相应的元素,其中任何一点的变化,都会使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发生改变。(如下图)
从秦国统一看APP规划中的组件化设计在产品开发里,规模化和标准化也具有同样的属性。
1.标准化:模块是具有标准尺寸和标准接口的预制功能单元,这是组装、互换等特征的基础;
2.可组装:多个模块可以方便、灵活地组合、配置,以构造不同大小、不同形状、不同功能的系统;
3.可替换:通过用一个模块去更换另一个模块,可以改变系统的局部功能而不影响系 统的其他部分;
4.可维护:可以对模块进行局部修改或设置,以满足用户需求,另外可以增加新模块,扩展系统功能。
模块化,标准化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同样对于整个工作流,比如产品,运营,开发等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减少重复工作,增强开发效率,也减少设计成本。
大家是否同意这个观点,欢迎讨论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