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相对静止

来源:花图问答

相对静止是一个物理概念,也是一个哲学概念。事实上,它在两个范畴里是互通的。首先,在物理上,相对静止是一个物体对于它周围的另一个参照物保持位置不变。判断一个物体是在静止中还是在运动中,必须选择合适的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不同。 例如:坐在火车里的人若以火车作参照物,则他看到火车上的货物对火车的位置不变,故货物对火车相对静止。若选地面上的树木或建筑物为参照物,人看到货物对建筑物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故货物对树木做相对运动。 当在宇宙爆炸形成的那一天起,无论物体中的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随之运动。哥白尼著有《日心说》,里面提到:万有引力。宇宙里的任和物质,引力大的吸引引力小的,层层递进,使之万物旋转。存在于固体表面的:如地球上的生物,随地球自转而运动;气体随之流动,形成了风。

在哲学层面,所谓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马克思说,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从概念讲,相对静止是要有参照物的,有条件的,有范围的。一旦离开这些条条框框,它就不存在了。换句话说,世界上是不存在绝对静止的。从意义上讲,绝对运动是无法把握的,我们人类最直接的认识都是来自于相对静止。你看,花开了,雨停了,太阳升起来了……这些直观印象都是来自于相对静止,甚至是令我们捉摸不透的风、无色无味的空气在拂过你脸颊的一刹那,便是相对静止的存在。都说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最让人不安,是的,它在积蓄力量,待到厚积薄发的那一刻就是相对静止的意义。这里,用相对静止去看历史,看王朝颠覆,宫廷政变,看人类发展,一目了然。

相对静止,应当先选定一个参照物,例如,学习成绩,立马便会有一个进步与退步的评价体系。如果是工资,立马会有一个升职与降职的奋斗历程。树欲静而风不止,人们都认为它是表达一种无奈,但是,当树作为风的参照物时,就是错的呀。我们经常找错参照物,小时候梦想着长大,长大了来纪念回不去的童年。在最无能为力的时刻遇到最想照顾的女孩,在最绝望的时刻希望上帝的拯救,错误的参照系往往带来的就是遗憾。最遗憾的是,我们的一生都是在相对静止的过程里,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