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王茹进了中国日报

来源:花图问答

昨晚王茹有了新动态,她在朋友圈里发了一个九宫格,配两个字:“宁夏”。算这次,她今年朋友圈只更新两次,上次是在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上。

我问:去出差?

她说:是滴,自治区成立60周年。

我问:录取了?

她说:嗯嗯,刚正式入职。

真为中国日报高兴,明智地录用了这位勤奋、沉默、富有才华的年轻女士。也为王茹高兴,能够进入报社的特稿团队,为她出色的文字功夫再加历练。当然我也为母校肥东一中高兴,她的历史上又出了一位源自中国的英文记者。

在获得这份工作之前,王茹尝试了很多其他的可能性,包括而不限于公务员考试、北京的培训机构、出版社、甚至云南昆明的一个工作机会。每一次,她都是笔试出色,面试败北。

资料图,王茹未来有可能这样

她妈妈一半是焦虑,一半是暗自开心。焦虑不用说了,开心是幻想着女儿有朝一日考虑回到她身边,朝夕相闻,陪伴在侧。

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虽然能理解。王茹妈妈在政府做事,业务上游刃有余,但是隔行如山,对女儿的专业、事业帮不上忙,干着急。可是王茹川外读到北外,大江读到大海,本事越来越大,眼界越来越宽,就是为了回家陪伴她这只老母鸡,在她温暖的翅膀下遮风挡雨吗?

出门当记者喽

这些年,同学圈子里一派秋色,大家行将告别中年,向老年迈进,儿女们纷纷上学、工作,求偶,老友们之间不乏相托互助。客观讲,一来孩子们靠本事吃饭,机会滚滚而来,二来我们这些老辈儿四大皆空,有心无力。对很多晚辈们来讲,我是个冷漠、没用的叔叔。

所以王茹六一那天接到中国日报的实习通知,说实习加面试就有希望录在报社了,我是乐见其成的。坦率说,离开中国日报小二十年了,再没回去惠新东街。我给小姐姐林京华打个电话,不是求关照,而是希望老东家看人不要只看face value,要看到王茹的语言能力,看到她面如平湖下澎湃的内心。

入列只是第一步,记者王茹,让爸妈、母校为你骄傲的路还很长。好在面对星辰大海,没有一粒珠子会被遗忘。

不知道你能不能荣耀你的报社,有朝一日回老报社,要是保安问:老人家,你找谁啊?我说,咳咳咳,王茹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