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站在河边,大水也是风景|益见

来源:花图问答

站在河边,大水也是风景|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6月20日,阴,周三

五点十分,天蒙蒙亮。

各种鸟鸣从不同的位置传来,夹杂着公鸡打鸣和远处火车的轰鸣声,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

阳台上的田七烂漫生长,越过一个葡萄藤条,盖满了整个旧藤筐,还有周围那些旧瓦片簇拥在一起,显得有些盛夏特有的样子。

几棵多肉生了虫,显得沉闷,不精神,叶片也变得不圆润,单薄干瘪柔软了一些。拿个喷壶,给每个花草叶面喷洒杀虫剂,根部灌多菌灵,希望能好起来。

1

坐在梅溪湖畔,观曲曲弯弯的河水西流和点点涟漪,河水是那种雨水特有的浑黄色,带着泥土的气息,阴沉的天在知了声中拨云见日只是天的蓝有一点灰,没有云彩。

天又放晴,像杨文磊老师说的,岁月走过,是不是跟下雨天有些相像。泥沙俱下,什么都在漂浮着,还有游鱼青蛙。站在河边,大水也是风景。这句话多有意思,更有意义。

两天没去孙家楼,一个老朋友约我聊一聊社会工作。我说那去孙家楼吧,九点十分。约莫八点四十,我从文化路的一行月季花带里向北,左拐入中州路,一场夏雨,让两边的梧桐树叶子更加浓绿,最为惹眼的是梧桐树跟着一层一层的增加年轮,而树皮也一年一年的褪去,米黄色的树干,干净利落,趁着绿意,显得生机勃勃。

从人民路去民主街,那是南阳府治所在地,风水人脉一直处在南阳文化的最高端和历史的最前沿。一步一景,紧密相连的历史建筑风貌,通透着通古达今的灵动之气。

就在西城根民主街府衙桥头附近,三个盲人,五六十岁的样子,三个人呈倒品字形排开,前面放一个敞着口的空啤酒箱子,前面的两个白头发的长者,拉着二胡,后面的一个打着梆子,那是一欢快的妹妹你坐船头,节点紧凑,功力深厚,对着个老城的人,文化艺术最有生命力。一个二胡,可以销多少愁,又可以自在自己多少年华老去。

穿过府衙照壁,往东越过颜天喜饺子馆,看到斜斜的老箭道,一个八九十的人老先生。我说老箭道是什么,他摇摇头说,我不是本地人,不知道,你问问边上哪位。我一看是个老南阳,她说,不知道,有个名叫叫就行了,还管叫啥。这个毗邻府衙和察院的小街道,肯定有他的来路,一个是形制极像一个箭,二是它是府衙衙役练兵场、骑马射箭之处。

2

南阳老城区的2.7平方公里的梅花城,历久弥新,虽然随着城市建设的臆想冲动,但庆幸的是我们还留下了那一条条街道,一座座老房子,一块块石条,一棵棵老树,让我们能够联通古今,对话历史,文化未来。

我钻进复兴昌的院内小道里看那些墙头的小草红里种的两棵石榴树和院内落在墙根的灰布鸽,僻静,无人出入,只见右侧的夹道里还有几个石条。面北的新知书店,修葺一新,有几年了,未见开门,不知是何原因,门口的一桶荷叶灿烂婷立。门口的小卖铺对面的南阳察院座落在经贸学校,作为图书馆,深藏不露。

何其相似,孙家楼不也是在曲曲的夹道里坐落。一个建筑的也是有生命里的,那么多的比之不知道高大瑰丽多少的古建连同南阳的城墙城门都淹没了在茫茫人海中,只能想象着原来的样子,曾经的风华正茂已是迟迟暮年,为什么独独留下了这方风华,是什么佐佑了这些?是非荣辱得失转头空,古今多少事只付笑谈中,你可以留有足够的空间。

迎着阳光,走在民主街上,头上的冬青树开着小花,四溢的清香,时空的错位感与思想的融合感,紧紧的往一点凑,顿三十秒才觉得惬意 。完整的护城河和亲和的老地名,把南阳古宛城的脉络和纹路留了下来,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3

解放路还是一样的闲适,孙家楼的夹道一样清爽起来,门口的冬青树和香椿树映照在孙家楼的匾额和中共南阳中心县委旧址的石牌前,若隐若现。惠大才坐在尽西面的墙根石条凳子上,那个有着满心欢喜的老大姐还在夹道里晃来晃去。

九点到孙家楼,朋友已在门口。坐下来聊聊社会工作,因为所有的志愿服务往更高层次发展必然是职业化和专业化,当然不是说志愿服务不重要,并行不悖,对于新时代的中国社会工作必然有一个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探索时间。

每个人的公益道路都不一样,谁带领,方向是否正确,方法是否科学,团队是否有力,往往决定的一个机构和团队的生命力。

外表的光鲜,不代表内心的荒芜。财富的多寡,不代表道德的高尚。自我的高低,不代表融入的好坏。一切健康向上的力量汇聚,才能走的更加美好。就像好多在公益路上奔走的人,出发点在哪里,落脚点往往也在哪里一样。

讨论一个人的问题、一群人的问题和一个社会的问题,具有相容性更有相通性,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中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聊天的过程中,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公益之路漫漫,需要孜孜以求,也需要殷殷情怀,你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志愿者,你依然还可以成为公益家、社会活动家、社会创新家,三百六十行里,你总会找到了立足的最高处。

围绕一个项目,建立一支团队,打造一批人才,形成一个机制,成就一番事业。需要我们打开脑洞,满怀梦想,去从一个小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正在讨论下一步灾害社会工作的创新与突破的时候,市房管局和文物局联合来踏查孙家楼,对院内的树木枝叶扫住建筑,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真正把文物保护好管理好。我说,最好你通知曹玉民和曹玉华二位,把这些贴住房脊和房坡的树枝修剪好。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即使草木,亦应有情。

4

中午整理一下社会工作项目资料。建明兄来电发现我写的文字把别人的名字写错了,我诚恳的道了歉,没有理由,对于错误,只有受领改正,为自己的错误或失误找借口托词不明智,且很愚蠢。凡是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质量,用心用情做事确实很重要。

送小孩上学,路过中医院。突然想起了郭老师和郭阿姨,这对几十年的夫妻,相濡以沫,互敬互爱,感染了我,这已不仅仅是治学的精神。我回过头就去了中医院,外科楼907。

三点,九楼的好多病号,都在休息。我在想如果两位老人都在休息,我看一眼就悄悄的走,不打扰他们。

到门口,一看没见郭老师,一个老大姐坐在窗边,进屋寒暄,看着郭阿姨眼有光泽,精神讲话也利索了,心里还是有一点高兴,这个祸不单行的老人,一次又一次的被疾病折磨,又一次又一次的好起来。

家长里短,最贴人心。如果放在老年社会工作的更专业的场域里去看,也是老年社会工作和医务社会工作的一次有意义的探访,会让你观察到一个老年人在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她的各种需求,譬如陪伴、照顾、倾诉、支持等等。

5

心与心的距离,其实只在一两句暖心的话。也因为他和我的父母年龄想仿,还因为郭阿姨在我的老家镇平工作过十年,还有自己那种天然的情商,会让交流毫无违和感。

讲起都知道的过去,就像找到路标一样兴奋。比如你问她娘家是哪里,姊妹几个,在镇平袜厂干多少年,小孩在哪里出生的,她会很乐意的告诉你,还会发出笑声。

也是通过这个聊天,郭老师和阿姨是如何经人介绍认识的,郭老师一个老牌大学生是如何和一个工厂的女工结婚,什么时候有的孩子,这些人生的重要节点,她的记忆是如此的清晰。再加上这个照顾郭阿姨,视郭阿姨为母亲的帮衬着说话,应该是度过了很美好而轻松的下午。

郭阿姨姓张,榆树庄人,就是建西涵洞桥过去的那个村,姊妹四个,她是老大,一个妹妹,两个兄弟,妹妹已不在。三年前,八十七岁的老母亲也病逝。早年通过招工到镇平袜厂上班。那时,镇平离南阳最近,厂多效益还算好。后来经媒人介绍,认识郭老师,一起结婚生子,又在小孩两岁多的时候,调回南阳园林处。他们是计划生育的坚决执行者,只要一个孩子,他们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而回过头来审视,值得思考。

人越是交往多,了解的越深。郭老师姊妹九人,应该是一个大家族,所以对老南阳了如指掌,就不足为奇了。一个家族,出了四个大学生,在那个社会颠簸的年代,殊为不易。也见证了这个家族良好的家风家训。郭阿姨说郭老师仍然在做着嘉靖南阳府注的校队工作,晚上在病床上摊着书,夜以继日的工作,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聊起那一次在梅溪沙生活书店举办的中原大讲堂活动,我原本只是给郭老师发一个信息,知道他校注工作正进入尾声,比较忙,就怕他耽误正事。但是那一次他们一家都去了,给我了极大的支持,郭阿姨还说,那一次她很高兴。

郭阿姨所自己得病受罪,我说这不算什么,您看多少人照顾您,您熬过了多少人,郭老师在重症加护室三天把您捞出来,照顾的多好,上一次来还癔症,好长时间才认出我,这次一见就叫出我的名字。上一次插着胃管,郭老师打流食,现在可以自己吃了,气色不错,慢慢就会好了。好了郭老师骑着三轮带着您出去转转,我们有活动也邀请您参加。她高兴的笑出声了,说自己也想坐着敞口三轮车出去转转,只是自己身体,我说那都不是事儿。

临走的时候,郭阿姨挥挥手,我才发现郭阿姨手脖上还绑着五色线,那肯定是端午一个最美好的祝福,愿她和每个老人都幸福安康。

6

顺着红庙路往西,看着起伏的躬耕之地,太阳照在柏油路上反射的光,耳边的风和卖一块钱一斤甜桃和砀山梨一样的甜。

在书房里整理书本,仔细的看一本偶然所得2003年到2009年的一个老人的日记,密密麻麻的记录着一个人的每一天遇见的人和事,我不由得笑了,世事洞明与人情练达在方寸间显得活灵活现。

五点又一次回到梅溪河畔,就像我的学兄陈磊问我那个亲水的河提在哪里,我说在梅溪河,其实远没有护城河的连贯通达和盛名,但站在河边,看着雨后的泥沙俱下的河水,已复归平静。

鸟声还是那个鸟声,风景还是那个风景,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只不过,猛然间会似有所悟,站在河边,大水也是风景,也是不一样的烟火。再一次站在文化路双桥的桥头,看着浑黄的河水,两边的鬼柳树依然灿烂。

站在河边,大水也是风景|益见 站在河边,大水也是风景|益见 站在河边,大水也是风景|益见 站在河边,大水也是风景|益见 站在河边,大水也是风景|益见 站在河边,大水也是风景|益见 站在河边,大水也是风景|益见
站在河边,大水也是风景|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