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司马相如吗?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他们的爱情到底如何神圣?故事最开始的碎片要从“琴挑文君”开始。
故事的男一号——司马相如,首先在梁地工作,一段时间后,梁孝王卒,司马相如回到自己的家乡成都,失业待家。这时候,他的好朋友在临邛当县长,这个朋友叫王吉。王吉邀请司马相如来临邛,并将他安排在宾馆里,还热情提供一日三餐。
这时候,反常的事情发生了。王吉保障了司马相如的食宿后,每一天都毕恭毕敬的来宾馆拜访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什么反应呢?《史记》记载:“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谢”是“拒绝”的意思)。而王吉呢?不羞不恼,反而更加尊敬。
两个人的行为都很反常。这件事马上在临邛县传开了,传到临邛一位富商耳朵里,这位富商叫卓王孙。卓王孙就琢磨着请这位神秘“贵客”吃顿饭。宴席当天很有排场,邀请了县里的各类头号人物,这位“贵客”却临时突然拒绝参加宴会。王吉县长见状,自己去宾馆邀请,如此,“贵客”司马相如才勉强前来赴宴。
司马相如一入席间,所有的宾客都惊呆了。原因很简单,司马相如颜值爆表,所有宾客都没有见过如此飘洒的君子。酒过三巡,王吉县长又有动作了。他捧来一把琴,倾心希望司马相如能够弹奏一首。司马相如惯性似的拒绝,几番恳请下来才勉强弹奏。
司马相如高水平的弹奏,行云流水般。石破天惊的琴音,传到了宴席东道主卓王孙的里屋,里屋里做着他的女儿——卓文君。一份飘洒、一首妙曲惊呆了在场所有的宾客,也敲开了卓文君的心扉。
宴席结束,司马相如终于有了自己的动作,“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当晚,卓文君做了一个惊天动地的举措——“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司马相如宾馆不住了,老朋友王吉县长不告别,连夜带着卓文君回成都,而且是“驰归成都”,即纵马飞奔。
1.在前期,司马相如和王吉县长在宾馆,反常行为怎么解释?
2.在卓王孙宴席间,为什么王吉县长那么希望司马相如能够弹奏一曲?
3.司马相如在宴席结束花重金通殷勤,但他根本不知道关于卓文君的任何信息,连面都没见过,那这种殷勤如何解释?
4.卓文君当晚来宾馆见司马相如,二人纵马飞奔回成都,动作何以如此利索?
史书记载着历史的这些碎片,确实有些问题值得每一位读者推敲和品位。读懂著作,读懂作者,再读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