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设计:第二则笔记

来源:花图问答

It is a reminder that good design is not about mastering technology, but about facilitating clear communication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relevant issues.
——Alberto Cairo


无论是做哪一类型的设计,其实最重要的是将复杂的东西清晰地呈现于人,并且展现出你设计背后的价值与意义。对于信息图表设计而言,如果无法展现出基于信息得出的结论,给人以知识增量,那么可以说,这个信息图表设计就是失败的。


今天笔记的主题是:AI软件与信息图表简介

  • 信息图:用各种图形(柱形图、饼图、地图)来进行故事讲述(story-telling)
  • 学习AI不一定要掌握界面上的全部功能,熟练掌握自己日常所需的即可
  • 新建图稿:command + N
  • 计量单位:pt = points
  • 图稿保存选项卡中,有多重选项,可以保存为PDF、PNG等多种格式,为防崩溃,务必随时保存源文件
  • 查看全局,也即根据窗口大小调整图稿大小:command + 0
  • 移动画布:space,鼠标拖拽;放大局部:command + space,然后鼠标拖拽需要放大的区域,点击也可以;缩小:command + space + option
  • Vector vs. Bitmap:Vector: AI, Bitmap: PS;Bitmap由pixel(像素点)组成,如果放大多倍可以看到像素点;Vector放大不会模糊,可以用白标选中锚点或者片段
  • 选择工具:黑标主要用于选择整体元素,白标可以选择元素中的部分(锚点、片段);白标选中锚点右下方会出现白色方框;选中片段右下方会出现黑色方框
  • 更改叠放顺序:不仅可以从Object选项卡中的Stack Order进行修改,还可以通过图层来实现;不同图层通过颜色来加以区别(可以在图层面板中看见)
  • 叠放只是针对本图层而言的,不能跨图层。如果跨图层变换,可以在一个图层选择一个元素后,在图层面板拖动最右侧的颜色小块
  • 锁定图层,可以在共享文件中很有用
  • 为何用AI而不是PS?PS的图层较难操作,图层概念也比较难理解,在AI中的图层比较自由
  • 遇到复杂构成的图像,需要对图像进行分解,将大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