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和电脑已经是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产品,无论工作、娱乐都离不开他们。那么经常运用手机和电脑,在熟练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技巧之外,有一些在日常运用中的错误认知是需要我们了解并且避免的。
【手机篇】
一、边充电边玩手机
因为我们现在手机里所使用的锂电池都有自我保护的功能,就是发生电池短路或者过度充电的情况的时候,都会自动切断电源来进行保护,所以原装充电器充电玩手机的时候并不会对锂电池造成什么太大的伤害。
二、手机发烫接着玩
手机发烫 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边充电边玩手机
2、天气温度影响手机发热
3、手机壳的影响
4、手机后台运行APP过多
手机与人一样,理想的工作温度在0-40℃之间,过高和过低的温度都会损伤脆弱的元件。所以寒冷的冬天要尽量将手机放在包里,也不要长时间在户外进行上网等发热量较大的操作。
三、飞行模式节省资源
实际:因为你阻挡GSM信号的传输,以关闭电话和接听电话,智能手机将停止自动搜索网络,这是万恶之源。特别是如果您的设备试图支持3G或LTE信号。电池寿命的显着节省是由于设备的接收器和发射器的断开 - 主要的背景能量消耗者。
四、通宵充电
充电的时候,不能充一整晚,这同样是错误的理论。虽然说,手机充满电后,如果不拔充电器,确实有一丁点的影响,但即便是充满了电,现在的智能手机也可以做到自动断电,只不过手机的电量一直在消耗,所以电量消耗了一定的程度后,它就会自动开始充电,反复的充电、断电过程,会影响到电池的寿命,但手机电池的寿命,一般都要比手机本身的寿命更长,所以这些影响,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五、从不关机
从来不主动关机的机友举手!从买手机起用一两年,除了没电手机自动关机之外,从不主动关机的人不在少数。
其实和人一样,手机也需要休息。若使用一两年都不关机,手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会使得电池老化、易耗电,手机运行速度变慢,且由于缓存垃圾变多,手机还可能会出现应用闪退、黑屏的情况。
六、混用充电器
之前有个朋友,因为忘带充电器所以随便找了一个替代,结果没有任何反应。后面不以为然买了一个新的充电器,发现根本充不上电,后经检查发现手机充电的那个孔已经被烧坏了。所以,还是坚持用原装的比较好,不可乱用!
1、额定输出电流大的电流电源适配器可对小电流手机充电,充电效果基本无影响,但速度并无提升.
2、额定输出电流小的电流电源适配器尽量不要对大电流手机充电,因为不仅充电速度低,且充电器长时间负载过大,易造成温度过高,减少充电器寿命,不建议使用(切忌切忌)。
3、强烈建议使用原装充电器,不建议使用额定输出电流为1000mA以下的电源适配器。
七、充完电不拔插头
1、消耗电量
内行人说,绝大多数家电都是建议大家用完之后要拔插头的,因为插头插在插座上会引起耗电,充电器自然也是如此。
2、影响充电器使用寿命
内行人说,充完电后不拔充电器插头,不仅会增加电耗,还会影响充电器的使用寿命。
3、存在安全隐患
内行人还说,长期不拔充电器插头,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若是劣质的充电器,发热则会非常的严重。在过热的情况下还不拔掉插头,则有可能引起爆炸,进而影响到大家的财产安全与生命安全。
【电脑篇】
误区一 无水酒精清洁屏幕
显示器使用久了,难免有灰尘和污渍。现在的纯平显示器,屏幕上有一层特殊的防护涂层,用来防静电和炫光。如果使用酒精清洁的话,容易破坏掉该涂层,反而使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大打折扣。事实上,显示器的屏幕包括其外壳,都不能使用酒精、汽油、洗衣粉等溶剂来清洁。超市内有售显示器专用清洁剂。对屏幕清洁时不要使用普通的粗毛巾,可用质地较好的眼镜布擦拭。
误区二 机箱裸露在外散热
电脑运行时,其散热量非常大。有的电脑爱好者为了加强散热、方便拆装硬件,直接将机箱敞开。虽然这种做法解决了散热问题,但机箱“开膛破肚”让硬件裸露在外,容易积攒灰尘,时间一长灰尘也会成为电脑的“杀手”。此外,这种做法对人体健康也有损害。众所周知,CPU、主板、电源灯硬件都是高电磁辐射源,机箱可屏蔽绝大部分电磁辐射。
误区三 关机后即盖防尘罩
新电脑进家,不少人都会对其保护有加,尤其注重防尘措施。防尘罩当然是必备用品之一,但是如果关机后立即遮上防尘罩,是不可取的。虽然关机后,主机已停止运行,但是机箱内、显示器后盖仍“存”大量热量,各种电子元件的温度都很高,需要逐渐冷却。如果马上用防尘罩遮盖,易阻碍硬件的散热,甚至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最好在关机1-2小时后,待机箱内热量基本散出,才可使用防尘罩。
误区四 带电热插拔外设
在进行各种硬件操作时,有些用户为图省事,经常在待机状态下,带电插拔PS/2接口的鼠标、键盘和各种串、并口设备。这些操作看似平常,实际对电脑主机具有一定的“杀伤力”,轻则造成系统或硬件工作不正常,重则造成硬件接口或主板的损坏。其实,除了USB、IEEE1394接口和串口硬盘外,一般普通台式机各种外设均不可带电热插拔,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关机断电的情况下进行正确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