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很多人问我:
“你是如何做到日更文章的?我也好想像你一样自律啊”
其实,说实话,我并不是自律,我经常会把稿子一拖再拖。
所以,为了让自己不要拖得太久,我夸下海口说要日更,就是希望可以督促自己把这件事坚持下去。
就像你看到的这篇文章,也是我拖到不能再拖,夜里 2 点钟才把它完成。
所以,我今天想说说拖延症的问题。
我自己有严重的拖延症,经常会拖着稿子不写,还伴有严重的焦虑情绪。
后来就看了很多关于拖延症的书,久病成医,对拖延了解得多了,再次拖延时,至少不会太焦虑了。
如果你也有和我一样的病情,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如何自我治疗。
一、拖延的原因
二、拖延不需要“克服”,和平共处就好
三、如何延缓晚期拖延症的病情
先来说说人为什么会拖延?
我一度以为拖延症是病,得治,后来看了大量关于拖延症的书之后才转变了对拖延症的认知。
拖延其实是人的本性。
人的大脑天然就会排斥带给我们认知压力和负面情绪的事物。因此,如果我们讨厌或者害怕搞砸任务时,就会拖着不做。
知道了这个原理之后,当我再次拖延时,我不会再把问题归到自己身上了,焦虑情绪也少了很多。
因为我知道,我的拖延是大脑在跟我玩游戏,是它在欺骗我,而我要做的就是,不要上它的当。
所以,再次面对拖延症的时候,我不会强制自己去“克服 ”它或者完全改掉拖延的毛病,我会学着和拖延症和平共处。
那么,如何与拖延症和平相处呢?所有方法中,我尝试过的最为有效的有 3 种:
第一种,对拖延“认怂”
也就是承认自己拖延了,不给自己找任何理由和借口,不去怪状态不好、不去说网速不佳、不把自己的问题强加到其他客观因素上,主动承认自己确实拖延了。
之前很多书上都有写这一点,我刚开始还不不以为然,觉得这是废话一般,但后来才发现,如果刚开始不把心态转变过来,后面的方法根本没法用,一定要先承认问题,然后再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种,找到“阻力点”
啥叫阻力点?也就是阻止你完成这件事的那个原因。
就比如说我一直拖着不写文章,每当我拖到不能再拖时,我会找张白纸写下这样一个问题:
“我到底在害怕什么?”
然后,我会把闪过脑海里的所有答案写出来,然后一个一个反复问自己:是因为这件事吗?还是那一件事呢?
最后,我找到了我拖着不写文章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害怕自己写的不好,让读者失望,让对我有期望的人失望”这种感觉令我很难受。
找到这个阻力点后,我就开始针对这个问题去分析自己,我会在找到的这个阻力点下面写上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其实就是自己劝自己的过程。
比如,我会写“既然害怕写不好,那就努力让自己准备充分,每写一篇都尽力做到当下的最好水平就可以了”
“你只是恐惧恐惧本身,写出第一句之后,你就可以写出第一段,写出第一段之后,你就能写出整篇文章”
“你写文章的初心是为了写给自己看,不要为了任何人而写”
“先把一件事坚持一年以上,这段时间,任何原因都不能让你放弃”
······
写着写着你会发现,你慢慢就把自己说服了,成功跨过这个“阻力点”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第三种,把任务拆分得无限小。
很多时候,我们拖延是因为这个任务对我们来说太重、太难了,与其面对一个大任务迟迟不开始,不如先把大任务拆分成小任务,降低抵触心理,然后从小任务慢慢开始,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给自己一个奖励。初期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会带给你激励带着你一点点完成任务。
比如,让你3天读完一本书,你肯定觉得压力很大。但如果让你一小时读10页,你就会觉得很简单、很容易,有时候甚至还觉得看不过瘾。然后一个10页接着一个10页的读着读着就发现一不小心一本书读完了。
总结一下,与拖延症友好相处的3种方法:
1、对拖延症“认怂”,承认自己拖延。
2、找到“阻力点”然后针对阻力点找到解决方法
3、把大任务拆分得无限小,先完成小任务,给自己设置奖励,然后一点点把大任务完成。
美军知名特种部队海豹突击队的精神训练导师卡尔汉说:
有些事情是非做不可的,拖延不是出路。要想克服拖延症,去做那些艰难而重要的工作,归根结底在于调整自己的心态。优秀企业家克服拖延症的秘诀就是他们知道抗拒和拖延比采取行动更痛苦。他们知道,一旦着手去做一件大事,就能获得极大的成就感。由此形成的良性循环,也使他们能更容易地做成其他看似很难的事情。
最后,我想说:
人人都有拖延症,但即使这样,你也可以拖着拖着把事情做完。
这篇文章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是丫丫写过的第 261 篇文章,希望此文对你有用。
明天清晨 5:21 不见不散。
丫丫亲笔,2017 年 9 月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