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走了我们的幸福?有人说是鸡毛蒜皮的生活带走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总是感觉生活一团乱麻,不得片刻安宁;有人说是金钱压抑了自己的幸福,每天面对着无数的账单和可怜的收入,总是有种活不下去的忧愁;更有人说是某个人带走了自己活下去的勇气,ta背信弃义,恶意伤害,让我们觉得生活里再也没有爱情。我想说的是假如,给你足够的金钱和岁月静好还有知心爱人,你的幸福又又多少。也许我们会说那我们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吧。可是真到了那个时候会不会有人告诉你:世间的一切都是变化的呢。如果让你的人生每天都是一副模样,哪怕你腰缠万贯,哪怕你浸泡爱情蜜罐,哪怕你岁月静好。你还会感到快乐和幸福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幸福是自身的一种感知能力,并不是依赖于外在条件的。
最近在看李跃儿老师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读完我才明白,我所对孩子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在重复我童年时的模式,无论是压制的还是纵容的都只不过是满足我的内心需求而已。所以我把这本书的名字拿来稍作修改,改成了:谁拿走了我们的幸福?我一方面标榜自己是一位爱学习爱成长的妈妈,另一方面又开始对孩子的成长进行自己认知的“有效干预”,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
我对儿子的期盼只不过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要求孩子考好的分数,要大方,要珍惜,要努力,还要对自己负责。这些统统都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我到底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呢?我想要让他成为一个知识的工具,其他方面是巨婴吗?显然不是,我希望他能快乐,开心,平安,健康。但是以目前我的“教育”,孩子真的会快乐吗?
我不接受孩子的如是这般,哪怕我嘴上再标榜自己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有智慧的人也逃不过我把焦虑投射给孩子。我没有关注到孩子最深处的对爱的呼唤,而会因为他没有写完作业或者做好功课而大吼大叫,甚至会因为老师的“点名”而对孩子进行严厉批评。那么,到底是谁拿走了我们的幸福呢?没错儿,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对自己内心欲望的纵容,更是我对自身无能的愤怒。当愤怒成长为一万头草泥马的时候,我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而纵容它迸发出来,犹如火山喷发,所到之处,无一幸免于灼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