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购买和分享能否成功只取决于简短的几分钟

来源:花图问答
购买和分享能否成功只取决于简短的几分钟

要能在一瞬之间解决处理用户的某个点,这样才能产生分享的欲望。

用户的交易分享往往是一个简短的行为,一旦将这个行为时间拉长,一般很难达成交易分享。这就好比课程销售,在通过相应的讲演之后,相关的课程老师一般会极为快速地推动你去报名课程。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内心里十分明白,一旦过了那个你的神经快感的时间,想再让你去报名课程会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在课程销售这一块儿,抓住那段时间快速的行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对于APP分享行为同样不会脱离这个点。就拿我体验的“奇妙梦境”APP来说,它的分享行为逻辑是建立于给你进行解梦之后,在阅读完梦境解析的最后那一句会出现相应的分享按钮。当它对于你的梦境的解析在某一方面符合了你心中的某些想法之后,你的大脑的思维会在一段时间内对此表示赞同。此时如果出现的一个分享按钮选项,你也会毫不犹豫地点击分享。这个时候的分享所带的理智成分比较多还是非理智的成分比较多呢?答案是非理智的成分比较多。你在迷迷糊糊之间做出了分享行为,在分享行为完成之后的短时间里,你的心里面会产生巨大的愉悦感。愉悦感一方面来源于你还依然沉浸于此前的快感,另外一方面来源于你的分享本身。

无论是在传统行业的行销层面,还是在互联网行业的分享层面。所用到的一种手法都是在解决你的某个痛点之后,快速的将向你展示相应的产品,从而让你做出相应的购买或者分享行为。在那样一个时间段里,你的大脑的思考将会处于一个氛围之中的思考状态,很难跳出相应的氛围思考框架之外。而在这个时候对你进行销售或者分享行为的推荐是绝佳的时间。一旦那段点过去,你的头脑将会恢复理智,你的思维也将会恢复活跃。那个时候你再回过头去看一看自己的购买行为,或者是自己的分享行为,你会感觉并没有那么大的必要,相应的功能也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的神奇。

将思维拉回到互联网产品层面来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许多的课程分享、app分享,它们都是基于某个层面上解决掉你的某个需求,或者满足你的某个利益点,然后快速的让你进行分享。得到、喜马拉雅、以及其它平台付费课程常用一种玩法——“告诉你这里有一门如何屌炸天的课程,学完这门课程你会得到哪一些巨大的收获。现在你只需要简单的一个分享就可以免费获得这门课程。”绝大部分人此时都会去分享这门课程,但这种分享行为是建立于三套行为逻辑层面上。一套行为逻辑建立于分享课程就能够免费学习,一套行为逻辑是为了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好学,还有一套行为逻辑是在自己获益的同时分享给大众,让其它人也能学习获益。

这样的分享行为获益最多的是平台方,对于用户来说,除非吸收课程里面有用的知识,否则别无收益。对于用户来说,你对课程进行分享后,你的朋友看到之后说不定也想学习,他也想学习自然又会产生一次分享行为。这样的分享行为不断地滚雪球一样地扩大,最后呈现的也就是许多人都来听取这门课程。对于平台方来说,分享行为越多,他们的宣传效果越好,从而集聚的潜在付费用户也就越多。在此之后,课程上课之后在大量地普及一些干货,然后点到为止某些重点内容。用户听起来觉得一切都很有道理,然后加上老师的一助推,大批用户报名的氛围感染,一瞬之间就又产生了购买行为。

实际上整个课程的宣传购买都只用到了一个方法技能点——在一个时间段里,快速的解决掉你的某个需求,在解决掉你的某个需求之后,快速的让你下单或者进行分享。

                                              岁月的痕迹

                                              201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