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本乃是教育之本。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担的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而当代大学生的成材目标应该是什么呢?
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在大学校园里不仅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更应该积累社会实践经验,练就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人的道德素质,能够成为一个有素养有内涵的四有青年。
“成材”与“成才”有所不同。“成才”意为“有才能的人”,而“成材”则指“有用的人”。确然,我们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有才能的人,可是,“有才能”真的是最重要的吗?我认为不是。“成材”中的“材”有“木材、材料”的意思,显然,这些都只是最普通的东西,但确是最有用的东西。而我们也常常把“人”和“材”联系在一起,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寓意了培育人才和种植树木是一样的,不是一朝一夕事,需要时间的考验和锤炼。我们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学会各项知识技能,但能否在短时间内培养出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却是一个未知事件。所以,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我们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有才能”的人。
如今社会上发生的种种事迹已经表明了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其思想道德素质是不一定成正比的。之前的上海公交车给肺癌老人让座事件,近来昆明某大学情侣毕业裸奔事件等,都反映了当今社会存在的人性的冷漠和道德感的缺失。众所周知,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应该是一件很普遍、很理所当然的事。从小老师或家长都会鼓励我们给老幼病残让座,这甚至已经写进小学思想品德教科书了,可是,为什么在一个发展水平相当高的城市的公交车上却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而情侣裸奔事件也体现了大学生队伍里存在的某些素质问题。
现代教育倡导德行教育,通过教化使一个人的人性达到一定高度,提升个人素质,培育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且不说整个社会,单从大学校园来看,就存在许多与教育目标相悖的现象。随意乱扔垃圾、践踏草坪、满口粗话、随地吐痰等各种不文明现象屡见不鲜。很多学生课上玩手机,课下沉迷于烟酒游戏,忘记了最初进入大学的目的,其原因值得深究。
当然,我相信这些都只是少数,大部分的当代大学生都是有目标、有理想的青年,都希望成为国之栋梁、家之希望。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一个成材目标呢?我认为这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学校、家长和社会的事。
从个人的层面上来看,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就要珍惜得来不易的大学生活。首先,要学会适应大学环境,更新学习理念,并且从一开始就确立好将来的成材目标。只有有理想和信念,才有继续努力的动力。其次,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很有必要的,这为我们将来踏入社会做足了准备。实践能力也很重要,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和积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立志做一个有用的人,不仅有专业知识素养,更有素质和道德修养,还要懂得一定的相关法律知识,运用正当手段保护他人和自己。
成材是我们的个人目标,但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即使四年的大学生涯没有让我们成为国家的顶梁柱,那也不能做社会的蛀虫。所以,我们更要重视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培育,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严格规范自身行为,这样才有助于我们达到“成材”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