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单的书《把时间当朋友》,今天中午就收到了。在亚马逊下单的时候,页面提醒我,曾经在2012年购买过,是的,当时我只是草草看一遍,就把书退回去了,时隔四年,我们再次相遇。
一、错过的四年
如果说有阿拉丁神灯让我许一次愿望的话,我一定一定要跟它说,请把我送回2012年的那个夏天,好吗?
在这四年里,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些什么?我想,原因是没有成长,换个角度说,也就是没有得到过什么,也因此不会意识到自己失去了什么。就好比没有曾经拥有,何来后悔不能天长地久。
当时的我看不出自己和别人的差别,是因为别人正在积累,还没到质的飞跃,所以差距并不是很明显。但是你知道,四年时间,只需他们达到质变,那已经不是我一时半会能赶上的里程了。
我不止一次问自己,当时的我,是被什么蒙蔽了眼睛。明明离自己那么近,那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就错过了呢?
也许当时,我再认真地看看那本书,试着去理解,再那么用心一点,我会不会过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二、其实蜗牛爬得挺快的
我竟然一度以为蜗牛爬得很慢!毕竟谁也没见过它奔跑的样子。可是前几天发生的事情,让我对这个小生物肃然起敬。
事情是这样子的,妈妈种了一些菜,可是接连几天,刚长出的菜苗总是会被吃得一干二净,于是大家都怀疑小老鼠偷吃的,因为它跑得快,吃了我们也抓不到。为此家里的肥猫这几天大白日也不睡觉了,加班巡逻,可是菜还是每天都会被吃掉。
直到有一晚,爸爸去看菜地,才发现,一个大蜗牛正大口大口地吃着鲜嫩的菜苗,好东西,居然是蜗牛!谁会想到呢,来无影,去无踪,这难道不是快吗?
这么简单的道理,其实在7岁那年就已经学过。到真正领悟居然过了十八年,若不是笑来老师当头一棒敲醒,我肯定还在装睡。
小时候看龟兔赛跑,我并不知道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只是知道跑得快的人不一定会比跑得慢的人先到终点。
为什么呢?
我想是因为,路程=速度×时间,只关注了速度的话,刚开始的时候就会信心满满,百米冲刺,于是在中途耗尽了力气,便理所当然地停了下来,为什么理所当然,因为我跑得快啊,所以停一会没关系,所以不努力没关系。可我们进行的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啊,然后我就被那些安安静静前进的人,超越了,最可怕的是,自己对此竟然一无所知。
三、现在开始还不晚吧
网上有一句话,我总用来鼓励自己,种一棵树最好的时候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既然决心改变,就要开始行动。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可以积累能力,获得成长的事情上。
1、时间开销
记录时间开销,目的是让自己能更加精准地感知时间的流逝。经过几周的时间记录,我得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
貌似连上厕所都没时间的我,居然每周有近40个小时毫无产出。真的是应了笑来老师的那句话:每个人可能每天专注的时间都不到两个小时。满的是时间,闲置的是注意力。
如果一周是40个小时,那么一年就是2000多个小时,这个时间我可以用来做多少事情!
数字是不会骗人的,时间也不会骗人,我一直都是在自欺欺人罢了。
那有什么办法,或者说是怎样可以把注意力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不单单是知道运动可以减肥,而是真的去运动减肥成功了,这个道理用在你身上才是真正的融会贯通。知道注意力再重要,却不能让它为你所用,它又有何用。
2、赋予目标重大的意义
首先得知道什么样的事情可以让我成长吧。还得告诉自己,现在做的这件事到底有多么重要。大脑真的很神奇,看不见的事情,它总会认为不重要,至少我是这样,所以我把目标写了下来,旁边还附上了一张重大意义表。
对,就是那种不做你会变成怎样,做了会有多少好事等着我的那种表,然后把它贴在了书桌上,保证我一抬头就能看到。当我特别想偷懒的时候,抬头总会看见那句,你真的想一事无成吗?
我深知短期享乐对于一个人来说,诱惑有多大,所以如果不去用更大的诱惑与之抗衡,十有八九我还是宁愿抱着薯片窝在沙发上玩手机,毕竟不用动脑,轻松多了。
有时候人明明知道付出才有回报,但还是容易入坑,这是因为任何要带来回报的事情,都要靠积累,这个过程并不能时时有立即的反馈,所以导致了得不到奖励,动力不足,容易放弃。
想想如果你从内心里感觉不到自己现在做的这件事对于你来说,意义有多大,任何帮你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论,例如番茄时钟,例如手帐术都毫无作用。
看到了吗,最顶端的那个老大满足不了,你用再多的方法强迫自己去做,只能适得其反。
总:这是我这段时间的收获,我总是觉得自己学得很慢,老师的文章我总是一个个字得看,有时候看了一个多小时也只是看了几句,懂了几句。每当这时候,脑子里就会想起龟兔赛跑,想起那只偷菜吃的蜗牛。
就算是像蜗牛那样爬的慢也没关系,重要的是积累,而不是速度。
虽然现在我对注意力还是半知半解,但我相信老师说的话,不懂接着看下去,只要开始行动,你会找到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