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与写作结缘

来源:花图问答

记得很小的时候,老家的房间里有一张古老的书桌,书桌上摆放着很多二姐喜欢看的文学类的书,我想,我的最早启蒙老师大概就是她,那时候几乎也没有辨别与鉴赏的能力,反正她看什么类型的书,我也跟着一起凑热闹,就这样,在有点迷糊的状态中,我看了直到后来都很喜欢看的,比如三毛,龙应台等等之类的书。

也是在后来,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向当时的市报投了一篇文章,投那篇稿主要还是来源于二姐的鼓励,那时候正在念高中的二姐,看到我喜欢看书,又喜欢写文字,然后就说其实我可以向当时的市报《河源日报》投稿看看。

记得当时四年级的时候恰巧有实习老师来了我们当时的班上跟大家相处了一个月,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老师跟学生相处的很愉快,记得实习老师要离开我们回去他们学校的时候,很多送行的学生都依依不舍的掉眼泪了。

我的第一篇《离别》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写的,投了《河源日报》,没有多久,这篇文字就被刊登了,我甚至记得当时的校长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拿着一张里面有我的文章的报纸在放学的时候当着学校师生的面狠狠的表扬了我。

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因为写作而受到夸赞,而当时的夸赞对我来说是个极大的鼓舞与肯定,虽然多年后想想当时是有点虚荣的成分在里面。

那次的文章见报,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坚定了我对文字与写作的热情与兴趣。

在我家,真正有电视是在我念高中的时候,在念高中之前的许多闲暇时光,我在家里几乎都用文字来打发时光。

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喜欢上了看三毛的《高原的百合花》,《万水千山走遍》,《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刹那时光》......

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人在欧洲》,还有作者视野里与孩子柔情对话的《孩子你慢慢来》。

张晓风的《白手帕》,《红手帕》,《地毯的那一端》,《愁乡石》等。

而在看书的时候,我喜欢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文字记在一本笔记本上,作为文字的一个积累。

真正出来工作后,我喜欢在空间里写文字,后来,在去年的7月1日,我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闲暇时候坚持写下来,已经接近100篇文字了。

我的文字,大都来源于自己的真实情感,有时候写故乡的变迁,读书时代经历的一些好玩的事情,还有听到的一些好玩的故事或者看到的有感悟的事情。

而写作的热情与坚持,让我在平淡里的生活里找到了很多的乐趣与幸福,比如,我要是心情很烦的时候,不管在哪里,在地铁上,在公交上等等,我只要我把我心里想倾诉的点写出来,我的心情马上就跟着好转了。

所以,写作成了我的最好的排解压力,解闷的一个特殊的方式。

而因为有相同的写作的爱好,我也交了很多朋友,刚开始是在简书上,这些人来自天南海北,对文字,对于写作都有极大的热情与长久的坚持与努力。在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进步。

后来,也是在最近,因为想长久的坚持写作,我报了齐帆齐老师的写作指导课程,这个课程很好,大家也都很热心,老师讲的很多东西让我也很受益,比如零基础写作的人,如何去找寻信心。一些语法上常用的会出现的错误。如何寻找素材等等。保持对文字的热爱,每天做到最少练字500字等等。

嗯,写作课里的小伙伴们个个都很自律,比如很多人在凌晨五点半的时候已经开始看书或者写作了。他们的坚持与耐心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着我,是的,我也要做一个自律的人。

未来的我,希望长久的坚持与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祝福我吧。

(齐帆齐写作课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