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人的恶意不要强加在孩子身上

来源:花图问答

8月28日,南宁一名女乘客不慎将手机落在地铁站的售票机上,女乘客离开后,一名中年妇女带着两名小孩出现了,其中有一名小男孩发现这部遗失的手机后,拿起来就走,该女子发现后默许孩子私吞这部手机,带着孩子匆匆离去。

中年妇女是不是两个孩子的家长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孩子既然和妇女一起,并且相熟,中年妇女就应该起到监管义务。这种监管不仅是关照孩子的健康安全,还要约束他们的行为。

在地铁站,发现遗失的手机,我们要去做的应该是将手机交给地铁工作人员或者将手机给公安机关,而不是将手机据为己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第二十九条规定任何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本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为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提供条件。作为成年人,默许孩子将手机“私吞”这种行为已经为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提供了条件。

就在该事件发生的前一天早上,也是在这个地铁站。一乘客不慎将装有1600元现金及动车票等财物的钱包落在了售票机上。等他发现再赶回售票机处,钱包已经不见了踪影。失主报警后,地铁警方调取监控发现:就在他离开不久,一名小男孩发现了失主的钱包,小男孩本能地想寻找失主,没想到与小男孩同行的一名女子竟一把将钱包抓过,放进了自己的袋子里,然后带着孩子搭乘地铁离开。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天性善良,犹如白纸一张。作为大人,我们给孩子怎样的“三观”,他们的“三观”就是怎样的。这个小男孩有心寻找失主,可是这份有心却被同行女子扼杀了。这份天真、这份善良就被玷污了。不知道下次小男孩遇到此事还会不会如这天般寻找失主。

现今在我国,很多大人都重视分数,轻视品德。觉得分数高于一切,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在古代,一个有能力的人,除了成绩还有就是品德。即使没有成绩,但是也不能丧失品德。在现今道理也亦是如此。

品德这东西不是靠多读书就能得到的,家庭教育必不能缺失。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老师,不仅是启蒙孩子,让孩子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品德教育。

笔者不期盼大人能够给孩子多么好的物质基础,但是笔者希望的是,品德这个即免费又昂贵的东西,一定要教给孩子。没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没有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