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区块链内容平台是否有另类突破路径?

来源:花图问答

文/丁解牛 (长文原创版权,未授权请勿转载。联系个人微信号:dingjieniu06)

有人看到我上篇文章,在朋友圈问了一句,关于区块链内容平台有没有其他的突破路径?

除了知乎的成长路径以外,倒是也有其他的成长路径。

比如,趣头条。

趣头条,仅仅花了27个月,就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1.趣头条的逻辑,典型的物质激励行为

为什么不太适合拿今日头条、简书之类的去对标区块链内容平台?

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区块链项目引入的通证经济。

对于用户端来说,最直白的就是物质激励行为。

趣头条就是其中的典型。很多人并不把趣头条当做阅读资讯的工具,而是网赚的项目。

其激励思路是直接用金钱来奖励官方认为的对生态有利的行为。

比如,趣头条的生态体系中:

注册、签到、阅读新闻、邀请朋友(收徒)、分享朋友圈等,都能获得金币奖励,这个金币可是能换成人民币的~

是不是跟很多内容平台奖励代币的逻辑类似?

只是这个金币和人民币的兑换是趣头条自己来控制的。这个肯定会被很多人诟病。

不过从这种细节之处跳开,看一下趣头条的激励。

更详细的激励机制:

趣头条1.jpg

(配图来源于其他趣头条分析文章)

这种激励产生的效果:

排行第一的用户总收入近24万,有66273个好友

18年8月人均每天使用时长55分钟,远远超过国内大部分应用,只有微信和头条系可以媲美;

币圈的很多项目也会炫耀自己的用户粘性要超过普通的项目,其实对比一下趣头条就会发现,这种现象是由于物质奖励产生的。

2.趣头条的商业模式

简单来说,通过巨额补贴获取海量用户,然后模仿今日头条用信息流广告变现。

补贴了多少钱获取了多少用户?

根据趣头条的招股说明书:

其在最近一个季度(2018Q2)花费了2.05亿元,买到3500万新增装机客户,平均获得每个新增客户的成本是5.83元。

趣头条过往数据显示,拉长12个月观察,只有20%左右的装机客户会转变为月度活跃客户,日活跃客户量约为月活跃客户的40%,两者相乘,约6%到8%的装机客户转化为日活客户。

结果计算:每个有效客户的获客成本在70元到100元之间。

而在最近的一个季度(2018Q2),其估算的平均每日活跃客户为1230万,月活4880万。

而信息流广告能否覆盖这种持续购买活跃用户的成本吗?

趣头条2.jpg 趣头条3.jpg

实际上现在趣头条在持续失血。广告收入无法覆盖其支出。

但是由于资本市场更喜欢听增速的故事,因为互联网很多模式都是前期巨额亏损,然后在未来能带来巨额回报。


趣头条4.jpg

3.趣头条的隐忧及区块链内容平台的思路

什么样的广告主愿意投放?

这个才是核心命题。

虽然趣头条对标的是今日头条,而今日头条的内容质量不怎样,但是趣头条的内容低劣更甚。

趣头条这个模式里面,根本就没有质量这个维度。完全是数字游戏,用户的增长、阅读量上升,平台有用户,用户获得金币,广告主看似获得了曝光和点击。

趣头条已经变成地下黑产的乐园。

内容上往往都是各种养生贴士、明星八卦、风水解梦,大都是一些毫无营养没有依据的假新闻。在内容分类上,除了最吸引眼球的娱乐、养生、健康、军事外,还有一些育儿、科技等并不热门的分类,整体上内容分类的细化程度比头条等新闻客户端差了很多。

为了批量和规模化生产垃圾内容,很多写手都已经总结出套路,网上随便搜三张图就能编造出几百字的文章,只要标题惊悚,点击率就不会低。

趣头条垃圾内容.png

(配图来源于其他趣头条分析文章)

因为在激励的机制设计上,没有人真的在看文章,只是点击进入,等到阅读时长,到点拿金币走人。

所谓的内容已经变成了一种空洞的载体而已。

这个现象是不是跟现在很多区块链内容平台,面临的困境类似?

但是这种模式伤害的并不是用户,而是正常的金主广告主。

这种流量往往被营销界称为垃圾流量,而垃圾流量里能变现的只能是最暴利的黑五类:(药品、医疗器械、丰胸产品、减肥和增高产品被称为广告黑五类)


黑五类广告5.jpg

(配图来源于其他趣头条分析文章)

而且这种生态,对于正规的产品来说,也是逆向淘汰,转化率低到广告代理都不愿推广的地步。

趣头条垃圾广告转化率.png

(配图来源于其他趣头条分析文章)

做个简单的对比:

目前趣头条的市值137亿。

趣头条4.jpg

币乎的市值按照1000亿*0.0116=11.6亿。

币乎市值.jpg

趣头条能撑起这样的市值是基于其花了几十亿真金白金去购买的,按其公布的月活4880万。

而按照币乎榜的数据,目前总用户数在62万左右,统统认为是真实的活跃用户(概率极低),其月活在62万。

币乎用户数.jpg

币乎市值是趣头条的10分之一,而有效用户数是趣头条的1/78。

如果这个现象没有问题的话,那么里面最大的变量就在于,币乎的用户对生态贡献的价值是不是趣头条用户对生态贡献价值的8倍?

不谈道德,如果只谈商业本身,区块链内容平台是不是能走趣头条的路?

趣头条这个模式的核心就是用户数,这也是为什么趣头条疯狂的花钱在各个渠道去买流量的原因。只有撑起用户数的规模,其才可能吸引到广告主进行变现。只是其最大的风险就是监管和舆论风险。而是否能顶住这种风险,依赖于在这条赛道的垄断性优势。比如大众诟病百度吃人血馒头这么多年,也并没有多大改善。

这又涉及到上篇文章提到的,区块链的通证经济里融资怎么来的问题。理论上,想做趣头条这种快生意,只能通过跟投资人达成共识,一轮一轮的烧钱,不断把规模做起来。

而区块链往往是首次募集以后融资,但这时候的融资量是很难达到传统互联网项目E轮那种天量的规模。而一旦上交易所以后,结果币价的波动反而可能导致项目倒贴失血,知币就是典型案例,就变成了一种悖论。所以,这种商业模式,特别依赖于牛市的外部环境,才能实现。


「免费」下载7份顶级区块链研究报告大礼包

→关注公众号ibaogao(区块链报告白皮书) 免费下载